小赵从历史辨析栏目中下载了四句话,请你帮他找出与历史事实相符合的一句
A.春秋时,有人在野外行走,带着司南辨识方向 |
B.唐朝时,在军事作战中有人使用火药武器 |
C.西汉时,有人用活字排版《伤寒杂病论》 |
D.秦朝时,有人在纸上书写一种小篆字体 |
考古学家在北京人地层处发现了大量的朴树籽,还有榛子、胡桃、松、榆等植物孢粉;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发现了不同动物的化石。由此可知北京人( )
A. |
以采集狩猎为生 |
B. |
已经会人工取火 |
C. |
开始种植农作物 |
D. |
会使用磨制石器 |
20世纪80年代,日本半导体产业蓬勃发展,一度超过美国企业。为此,美国通过高额关税和强制规定市场份额等措施,打击东芝、日立等半导体企业。这反映出( )
A. |
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 |
B. |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逆转 |
C. |
世界两极格局的结束 |
D. |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倒退 |
某学习小组收集了以下历史人物图片,他们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
A. |
近代科技的发展 |
B. |
社会主义运动 |
C. |
文学艺术的发展 |
D. |
民族解放运动 |
14—17世纪,欧洲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变化,随着这些变化,欧洲逐步走向近代社会。请回答下面小题。
(1)文艺复兴期间,工匠不再受到鄙视,人们重视纺织、制陶、制玻璃以及冶金方面的实用技术。这一现象( )
A. |
改变了农村的土地关系 |
B. |
体现对人的价值的尊重 |
C. |
导致了欧洲城市的衰落 |
D. |
推动了西欧大学的兴起 |
(2)16、17世纪,在西欧各大城市,银行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如1657年瑞典建立国家银行,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这些新式银行开展存贷款、汇兑业务,发布市场信息以及与商贸有关的政治新闻。这反映了( )
A. |
新航路开辟后商业贸易的发展 |
B. |
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 |
C. |
《拿破仑法典》对欧洲的影响 |
D. |
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各国建立 |
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历史学习思维导图。该思维导图反映了( )
A. |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
B. |
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 |
C. |
国家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
D. |
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