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时有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2年90%以上的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展开,农村创造了“包产到户”这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材料四:2005年12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
(1)结合材料一、二、三的内容,说说这三个时期我国在农村分别实行什么变革?
(2)在材料二的变革中,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发生怎样的转变?实行联产承包制之后,土地所有制是否再次发生变化?
(3)综合以上四则材料,可以看出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在解决三农问题中不断探索,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在历史“学习与探究”活动课中,同学们对下图漫画
局面的形成进行讨论。小明说:“这是签订《马关条约》的结果”。小丽说:“这是签订《辛丑条约》结果”。
你赞同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中有“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毛泽东在词中提到的秦皇是指什么人?
(2)秦皇在政治上建立了一套什么制度来巩固统一的封建国家?
(3)秦皇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全国经济交流和文化发展?
(4)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他是暴君,通过学习,你有何看法?
材料:岷山乡梓、柏、大竹,颓随水流,生致材木,劝省用侥。又灌溉三都,开稻田,于是蜀野千里,好为陆海。旱则引水侵润,雨则堵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请回答:(1) 引文所说的是哪一个著名的水利工程?
(2) 该工程是何时由何人主持修建的?
(3) 该工程的作用如何?
请先阅读下面的材料后回答相应的问题。
材料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材料二据《齐鲁晚报》报道,为了让国学经典回归传统基础教育,自2009年起,我国将向海内外少年儿童设立中华少年孔子奖。
问题:(1)孔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2分
(2)材料一是孔子的名言,请问你读完后,对于你的学习你有什么启示?4分(写出两点即可)
(3)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是什么?4分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既是中国历史上的大战乱和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时期,社会经济得到持续发展。
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
(1)此时期我国哪一地区得到大规模的开发?此地大规模开发优越的自然条件是什么?
(2)此地除也优越的自然条件外,还有哪些大规模开发的有利条件?
(3)此时期有“八姓入闽”,他们迁入福建对福建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