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对整个人类文明做出突出贡献,让我们重温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那一颗颗璀璨的明珠 ,目光聚焦中华文化,感受中华文明的无穷魅力。
材料一 (盛唐)开明的政治、繁荣的经济、强大的国力,促成了文化的全面繁荣,同时也使诗歌创作进入一个黄金时期。……那种追求进步的政治理想,为国家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乃是盛唐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盛唐诗歌的主流。
―――叶郎、费振刚、王天有主编《中国文化导读》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期的时代背景。
材料二 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影响巨大,英国作家培根说:“ 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一个宗教派别、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2)材料二中“第二、三种东西”分别指中国古代的哪两项发明?
(3)第三种东西出现在什么时期?它对欧洲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个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0分)
【民族交响、国家统一——中国篇】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和维护国家统一是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的问题。
材料一:1990年9月,江泽民在新疆视察时提出“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他说:“我伟大的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多个民族构成的。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各个民族的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材料二: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可以采取独特的模式,台湾的社会制度不变,台湾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台湾可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台湾还可以保持原有的制度和生活方式。祖国统一以后,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联邦合唱——美国篇】
材料三:从世界历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在面临国家分裂时,林肯说:“我们不是敌人,是朋友。我们友情的纽带或会因我们情绪激动而绷紧,但绝不可折断。”
(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根据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独特的模式”指什么?这种“模式”除了台湾外,还适用于我国哪些地区?
(3)材料三中“不同类型的国家”指的是什么?材料四中使双方“纽带绷紧”的焦点问题是什么?这一焦点问题的解决对美国历史发展有何深远意义?
【学史明智——感悟篇】
(4)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谈谈你对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相互关系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以来,已经有35个年头了。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能发生如此深刻的变化,我国能在国际社会赢得举足轻重的地位,靠得就是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开放。
一一引自2013年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材料二l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说:“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回过头来看,我们对邓小平同志这番话就有更深的理解了。所以,我们讲,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一引自2013年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请回答: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何时召开?该会议重新确定了什么样的思想路线方面?
(2)请你说说改革开放开始以后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3)请你写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扩大开放的窗口。
(4)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外开放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5)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是什么?南方谈话在当时有何影响?
(6)综合两则材料,你认为新一届领导集体将怎样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国梦?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五”计划规定,五年内国家用于经济和文化建设的投资总额达766.4亿元,折合黄金7亿多两,全部基本建设投资的58.2%用于工业,其中又把88.8%用于重工业建设。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得到苏联政府的很大帮助。中苏双方谈判确定苏联帮助中国兴建l56个项目,这是“一五”计划工业建设的中心。但是,党仍然坚持和强调自力更生为主。凡能自己解决的尽量自己解决。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男女争登点将台,万千炉子一齐开。火花日夜无停息,赢得铁流滚滚来。炼铁何难复炼钢,超英赶美可非狂!手工操作君毋笑,中国人多力量强。
——中国农民诗(1958年)
材料三河南红旗人民公社办的公共食堂,将野菜和红薯那样的粗食,精心烹调成“山珍海味”,已经做到一个月九十顿饭顿顿不重样。
——《人民日报》(1958年11月6日)
请回答:
(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建设投资的重点什么?(2分)
(2)在实行“一五”计划过程中坚持的主要方针是什么?为贯彻这一方针,我国人民进行了怎样的努力?(4分)
(3)材料二反映出“大跃进”运动是以什么为中心的?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运动?(4分)
(4)1958年我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左”的错误?(4分)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各项事业在曲折中发展,请你穿越时空亲眼见证我国时代的变迁。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表中的内容。
(1)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开幕,通过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
(2)1954,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 ,会议制定并通过了《》,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3)作为战地记者来到抗美援朝战场,你会了解到用胸膛堵枪眼的和宁肯烈火焚身也不暴露目标的的英雄事迹。 |
(4)你来到20世纪60年代大庆石油会战现场会看到“铁人”奋战的身影;同时在国防建设领域,你会了解到“两弹元勋” 的光辉事迹。 |
(5)你来到1953年的中国,你会看到我国正准备进行对农业、手工业和的社会主义改造。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
(6)你来到1980年的中国福建,会看到 市已经成为一个经济特区。l 988年,我国设置了面积最大的经济特 区。 |
科学全面地解读史料,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表格中的推论作出判断。
史实 |
推论 |
正确与否 |
(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 |
|
(2)抗美援朝战争中,中朝并肩作战,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 |
中国已成为现代化军事强国。 |
|
(3)1958年8月,办人民公社之风很快吹遍徐州大地,8月26曰,徐州地区第一批人民公社诞生。9月3日,邳县、睢宁两县完成人民公社化。9日,徐州地区历时l5天,全面实现人民公社化。共组成203个人民公社,入社总农户1248980户,占全地区总农户的99.11%。 |
人民公社是建成社会主义和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组织形式。 |
|
(4)1969年,中华人民共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在河南开封含冤去世。 |
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
|
(5)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新中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 |
我国已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 |
|
(6)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并逐步延伸到沿江城市、内陆省会城市、边境城市。 |
有力地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
(7)1978年以后,我国逐步在农村实行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内容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这是我国农村经济的倒退。 |
|
(8)1952年冬,除少数民族和台湾省外,全国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
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
(9)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思想,促进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历史转折。 |
|
(10)在不损害主权的前提下,国家对经济特区采取与内地不同的更加开放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实行市场经济,利用外资侨资进行建设。 |
经济特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