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校开展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下面是学校宣传窗中的其中两幅图画。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请给图①加一个最恰当的标题。图①中体现了我们所学过的思想品德知识点,请列出一个。(温馨提示: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请结合图①从两个角度分析图②中“馆长”的话。
(3)请你谈谈开展这个主题教育活动对社会和个人有什么意义?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增强责任意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潍坊卷)】解决生活困惑健康快乐成长
小明有一本成长日记,用以记录自己成长过程的点点滴滴。下面是他近期记录的生活中遇到的困惑,请提出你的解决建议。(任意选取三个作答即可,如四个都答,按前三个评阅。每题4分,共12分)
日记一:最近发现周围有些同学在偷偷吸烟,觉得他们很“酷”,自己也很想吸一口。但学校规定禁止中学生在校内外吸烟!我该怎样战胜自己呢?
(1)我的建议:

日记二:夏天到了,小区附近跳广场舞的人又多了起来。他们常常跳到很晚,而且放的音乐声音太大。面时这种情景,我实在静不下心来。
(2)我的建议:

日记三:今天,我最要好的同学小亮又在欺负身材弱小的小涛,已坦垠他说过一次了,看来还是没有效果。该怎样帮他改摔这个毛病?
(3)我的建议:

日记四:这几天学校组织毕业报考,爸妈要求我报考高中。可是,考虑自己的实际,我决定报考职业学校。该怎么向爸妈解释呢?
(4)我的建议: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资阳卷)】2014年9月28日,香港少数激进分子为争取他们所谓的“真普选”,骤然发动了以瘫痪中环为目标的非法“占领中环”行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占中”势力借口“高度自治”而排斥中央对香港的管治权,大肆散布“港独”言论,甚至公然以非法方式与中央政府对抗。
(1)“占中”势力的言行违背了党和政府的哪一项基本方针?
材料二: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普选问题和2016年立法会产生办法的决定》,决定从2017年开始,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选举实行以提名委员会方式产生候选人的办法。“占中”势力要求“收回人大决定”。
(2)请你从全国人大的地位和职权角度,驳斥“占中”势力要求“收回人大决定”的错误。
材料三:一些青年学生在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和势力的蛊惑下,自以为在行使自己的权利,为“公民抗命”,从而参与了非法“占中”行动。“占中”者们在多个地点强行设置路障,占据部分交通干道和公共地带,严重影响人们使用道路的权利,很多店铺经营受到干扰不得不停业,一些银行的营业网点也只能暂时关闭,香港的法治和秩序受到严重冲击。
(3)请运用八年级《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的相关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安徽卷)】以下是雯雯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情境一:上学途中,雯雯和同学发现路边有一个手提包,打开一看,好多钱!有同学说:“我们分掉吧!”此时······
(1)雯雯的正确做法:
(2)理由:
情境二:放学时,雯雯在校门口遇到一位多年不见的邻居,邻居主动邀她上车,说:“别回家了,世界那么大,我带你去看看!”
(1)雯雯的正确做法:
(2)理由:
情境三:周末,雯雯和同学爬山,看到两名外国人躲在树林里,对附近某军用机场进行拍照。此时······
(1)雯雯的正确做法:
(2)理由: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广州卷)】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回答下列问题。
(1)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为了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具体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我国努力保障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知情权、辩护辩论权、申诉权等权利,加强对刑讯逼供和非法取证的源头预防,健全冤假错案有效防范、及时纠正机制。
这些措施表明,在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具有坚实的 保障。
(2)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请解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原则的含义。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广州卷)】现实中有一些两难情境,考验着我们选择的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情境一:李某因生活拮据,利用职务便利将仓库中价值1000元的电子器材私带出去转卖获利500元,被同事王某发现。厂方报警,找王某核对案情。王某陷入纠结:自己与李某是好朋友,李某是家中独子,还有8 旬老母亲需要赡养,况且李某是初犯,案值也很低。
(1)用诚信做人的有关知识分析王某该如何选择。
情境二:陈某因被拖欠 450 万巨款讨债无门,铤而走险在海珠桥上演“跳桥秀”;某制衣厂几名工人因与厂方发生劳务纠纷,也相约到海珠桥“跳桥秀”。他们的行为,堵塞了交通,扰乱了社会秩序。对此,有专家建议将“恶意跳桥”列入刑法,加大惩罚力度。
(2)用权利义务的有关知识分析“跳桥秀”。
(3)结合情境一、二,评析法律的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