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成立经济特区以来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读深圳户籍人读“我国建国以来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分析完成下列小题。图中我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口政策的有力实施 |
B.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
C.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 |
D.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
引起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 B.出生率的下降 |
C.死亡率的下降 | D.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 |
目前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与最低的大洲分别是( )
A.亚洲与欧洲 | B.非洲与欧洲 |
C.欧洲与拉丁美洲 | D.亚洲与大洋洲 |
地球上的“对住点”是指地面上经度相同、纬度的度数相等而南北方向相反的两点。据此回答题。上海(121°E、3l°N)对住点的地理坐标是 ( )
A.121°W、31°N | B.121°W、31°S |
C.121°E、31°N | D.121°E、31°S |
对于地球上的“对住点”来说,下列地理现象一定相同的是 ( )
A.地方时 | B.太阳高度 | C.季节 | D.昼长 |
经纬线与经纬度是确定地理事物位置的基本方法。回答题:本初子午线是:( )
A.东西两半球的分界 | B.东经与西经的分界 |
C.计算纬度的起始线 | D.欧亚两洲的分界 |
中纬度与低纬度,中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纬线是:( )
A.0°和30°纬线 | B.30°和60°纬线 | C.0°和60°纬线 | D.60°和30°纬线 |
在区域自然资源开发中,既能提高经济效益,又能提高环境效益的措施是:
A.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资源的开发力度 |
B.发展交通,提高运输能力 |
C.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
D.加强对资源的加工转换,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区域的规模有大有小,区域之间常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等流动。读图“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完成题。若甲、乙分别对应目前我国的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则沿箭头①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A.资金 | B.技术 | C.信息 | D.劳动力 |
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沿箭头②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主要是
A.粮食 | B.工业成品 | C.矿产品 | D.技术 |
读图“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圈层示意图”,完成题。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产业转移出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资本过剩、污染严重 |
B.产业结构单一,创新能力不足 |
C.自然资源不足,使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逐渐下降 |
D.当地人口稠密、交通拥挤 |
图中接受产业转移地区的突出优势是
A.发展历史悠久,基础设施完善 |
B.交通便利,资源丰富 |
C.第一、二产业发达 |
D.劳动力价格和地租相对低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