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部分省区某年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总数的统计图”。
回答下列小题。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人口死亡率最高的是北京 |
| B.人口死亡率最低的是西藏 |
| C.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多的是江苏 |
| D.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少的是宁夏 |
从图中可以看出( )
| A.西藏、上海的人口增长呈现出较高的出生率、低死亡率、较高的自然增长率特点 |
| B.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出生率较低,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出生率较高 |
| C.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呈正相关 |
| D.上海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北京低,主要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比北京低 |
美国中央大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A.交通便利 | B.高温多雨 |
| C.劳动力丰富 | D.以中小型农场为主 |
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与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相比,其相似之处是
| A.都是将种植谷物与其他农业生产类型相结合的农业地域类型 |
| B.都是将甘蔗、果树、桑蚕的生产与养鱼有机结合起来 |
| C.普遍采用种植小麦和牧羊的混合经营方式 |
| D.饲养牲畜都主要采用家畜、家禽的小规模饲养方式 |
下列关于农业地域的形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结构、农业产品相同 |
| B.农业地域类型与农业生产类型是一致的 |
| C.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合理开发的结果 |
| D.农业地域类型基本不变,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
季风水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水稻被称为“亚洲的粮食”。据此回答18~20题。
18.水稻种植可缓解某些地区人口对土地的压力的根本原因是()
A.水稻地区适应性强 B.水稻种植技术简单
C.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高 D.水稻种植很适合于小农经营
19.“杂交水稻”的开发应用说明了我国农业发展必须坚持()
A.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 B.不断增加国家对农业的投入
C.贯彻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 D.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
20.传统稻米产区农业生产改进最关键的是改变()
A.传统经验,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不高
B.现代化生产技术水平低,劳动效率不高
C.人均耕地少,水热条件还未充分利用
D.地势低平,多水旱灾害
读某养殖户发展养殖业的两个阶段示意图及文字材料(图3~22),完成15~17题。
图3-22
15.该青年在阶段Ⅰ时,进行养殖的区位优势是()
①农村养殖的原料丰富②技术条件好
③接近城市且市场广大④荒芜土地多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
16.阶段Ⅱ时,进行养殖的区位优势是()
A.技术水平的提高 B.市场需求量大
C.有共同的致富信念 D.自己的养殖场缩小
17.从Ⅰ、Ⅱ两个阶段可以看出,要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必须加大的突入是()
A.劳动力 B.生产资料 C.科技 D.自然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