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化学小组利用以下装置(部分装置已略去)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1)若X为一氧化碳,Y为氧化铁粉末.实验开始时先缓缓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后加热硬质玻璃管甲,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直到甲冷却.
①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甲中的现象是
②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该实验需要对尾气进行处理,其原因是
(2)若X为氮气,Y是由 P b Z( P b 是铅的符号,Z代表另一种元素)和足量碳粉组成的混合物。
实验开始时先缓缓通入氮所了,一段时间后加热硬质玻璃管甲,观察到甲内发生剧烈反应,同时乙中的澄清石灰水出现了白色浑浊.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入氮气直到甲冷却.( N 2 不能与反应).
①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元素Z是(填个名称中元素符号均可).
③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将甲、乙装置断开?为什么?,.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化学小组同学为鉴定某工厂排出的无色污水成分,他们查阅该工厂的有关资料后,推测出污水中可能含有HCl、Na2SO4、NaOH、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同学们取污水进行了如下探究:(已知Na2SO4溶液呈中性)
(1)测污水的pH:取一张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数为pH=2,由此可知:污水中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可能有Na2SO4
(2)检验Na2SO4是否存在:甲同学在一支试管中取少量污水,向试管中滴加少量的________溶液,振荡,产生了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证明污水中有Na2SO4存在.乙同学用物理方法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他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探究,同学们确定了污水的成分.为使排放的污水中不含酸或碱,可向污水中加过量的________.

碳酸钠(Na2CO3)和碳酸氢钠(NaHCO3)是生活中常见的盐,有着广泛的用途.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中阴离子对应的酸都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碳酸钠常用作食用碱,水溶液pH________(填“>”“=”或“<”)7.
(3)碳酸氢钠在医疗上用作治疗胃酸过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碳酸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的碳酸氢钠,常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HCO3Na2CO3+□↑十H2O,则“□”中的化学式为________.
(5)干粉灭火器利用碳酸氢钠来灭火,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NaCl溶液中不慎混有少量的杂质,可选用加适量的_______除去。

2015年1月2日,哈尔滨发生了特大火灾,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圆梦中学为了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安全办老师给全校师生精心地讲解了关于如何面对火灾的常识。其中干粉灭火器是常用的灭火器之一,它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白色粉末状“干粉”来灭火。这种灭火器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火灾,其中干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NaHCO3),它受热后生成苏打、水和一种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2)灭火时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化学实验室中因为存放很多易燃物质,比如:金属镁(镁不仅能在氧气中燃烧,也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一种金属氧化物和一种非金属单质),因此在化学实验室中并不能仅用干粉灭火剂来灭火,请写出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图为某学生进行粗盐提纯实验中过滤操作的示意图,试回答:
(1)写出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该________(填“高”或“低”)于滤纸的边缘.
(3)蒸发滤液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到蒸发皿中出现________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滤液蒸干;移动蒸发皿时应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