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有以下器材:
A.待测干电池组E(电动势约为4.5V,内阻r约2Ω)
B.电压表(量程3V、内阻很大)
C.电流表(量程0.5A、内阻很小)
D.滑动变阻器(0~20Ω)
E.电阻箱R0(0~999.9Ω,用作定值电阻)F.电键、导线若干
①图甲中,电阻箱面板显示其阻值R0=____________Ω。
②图乙为用以上器材连接的不完整的电路,为完成实验,请在乙图中补画出一根导线构成完整实验电路。
③利用实验测得的多组电压表示数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绘出了如图丙所示的U-I关系图线,若图线在U轴的截距为U0,在I轴的截距为I0,则可以求得电池组电动势E=__________,内阻r=____________。(用给定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现要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水平桌面上固定一斜面,斜面上的A点处放有一带长方形遮光片的滑块,滑块和遮光片的总质量为M,遮光片较窄且宽度为b,两条长边与导轨垂直。已知将滑块从A点由静止释放,遮光片经过斜面上的B处的光电门时间为t(t极小),A到斜面底端C的距离为d,A与C的高度差为h,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①滑块经过B处时的速度大小为;
②将滑块从A点由静止释放,若要验证A到B的过程中滑块及遮光片整体的机械能是否守恒,还需要测量一个物理量,这个物理量是,用测得量和已知量表示验证机械能守恒的关系式是;
某实验小组设计一个课题名称为快速测量自行车的骑行速度,他们设想通过计算脚踏板转动的角速度推算自行车的骑行速度。经过骑行,得到如下数据:在时间t内脚踏板转动圈数为N,那么脚踏板转动的角速度w=;要推算自行车的骑行速度,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则自行车的骑行速度的计算公式v=。
高一(10)班经过平抛运动一节的学习后,几名学生借助所学知识测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手头有如下文具盒仪器可供选择:
A.米尺 | B.钢球 | C.天平 | D.练习本 E.复习纸 F.白纸 G.圆规 |
于是他们采取了如下步骤:
①在相对平整的桌面上将练习本固定成一个斜面,
②用天平称量出小球的质量M,
③在地面上适当位置铺好复写纸、白纸并固定,
④将钢球从练习本的某一固定位置由静止释放,多次重复该步骤,
⑤测量练习本成斜面的长度L,
⑥测量桌面离地的高度为H
⑦用圆规在白纸上画一个尽可能小,且使钢球所有落点痕迹被囊括其中的圆,并测量圆心到桌面的水平距离X,
⑧计算钢球的水平初速度
(1)在以上的实验中,不需选用的仪器有(填写字母符号)
不需要的步骤有(填写数字序号)
(2)试用题中所给出的物理量符号写出钢球的初速度表达式V=。
(3)在该实验中,桌面、练习本与钢球间的摩擦对实验影响。(填有或没有)
(4)在测量桌面离地面的高度时,由于疏忽,同学们在读数的时误使H测量值偏大。则水平初速度的计算值将会比实验值(偏大、相等、偏小)
某同学用满偏电流为1mA, 内阻为
100Ω的表头,设计了一个多量程多用电表。其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甲,表盘如图乙。电流表的量程分别为10mA和250mA,电压表的量程分别为10V和250V,测电阻档分别为×10Ω和×100Ω。则:
(1)多用电表功能选择开关s分别与“1”、“5”相接时,“1”对应的测量量和量程是:________,“5” 对应的测量量和量程是:________.
(2)若E1=1.5V,内阻不计.要使该多用电表功能选择开关s接“3”时测电阻的倍率为“×10Ω”,其中R3=_______Ω.
(3)若多用电表功能选择开关s分别接“2”、“3”、“6”时表头指针如图乙所示.此时电表的读数分别为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如图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__________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所受外力,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
(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①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