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指出“苏联不会直接向发达的西方世界扩张,而是要向不属于西方世界的国家和战前的广大殖民地地区,即介于西方世界和苏联之间的广大的中间地带进行扩张。因此必须下决心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作者的这段结论
| A.为“遏制理论”造势 | B.推进马歇尔计划实施 | 
| C.促成北约成立 | D.引发古巴导弹危机 | 
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的屋子叫:_______, 材料是:________
| A.清朝封建统治西方先进科技 | B.清朝封建统治君主立宪制度 | 
| C.清朝封建统治民主共和 | D.清朝封建统治民主和科学 | 
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先生评价历史事物的标准是
| A.科学技术决定论 | B.传统的夷夏之辩的观点 | 
| C.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 | D.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 
下侧是一份售书广告,其中最有可能在洋务运动中成为畅销书的是
  | 
  
| A.①⑤ | B.②④ | C.③⑤ | D.①③ | 
“随着19世纪的过去,科学成为西方社会的一个日益重要的部分……到它为久已建立的工业作出了基本贡献。19世纪末,它正在创造全新的工业。”下列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伽利略开创近代科学 | B.达尔文建立生物进化论 | 
| C.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 D.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 | 
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 · 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 A.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 | B.人口爆炸性增长 | 
| C.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 D.各国间交往密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