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仔细阅读材料,全方位获取信息,回答问题
材料一:旧航路:由中国或印度出发,经过中亚和西亚,由海路或陆路转往欧洲的贸易路线
材料二:新航路中亚和西亚,由海路或陆路转往欧洲的贸易路线
材料三:美洲作物引进中国,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其中既有玉米、甘薯、马铃薯这样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有花生、向日葵一类的油料作物;既有番茄、辣椒、菜豆、番石榴、番荔枝等果蔬,又有烟草、陆地棉(美棉)这样的嗜好作物和衣被作物,总数超过二十种。……在不长的时间中获得了相当快的发展,不少在今天的作物构成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究其原因,与明清以来人口急增导致的人地矛盾加剧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王宝卿《明清以来美洲作物的引种推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二,分析提取有关新旧航路历史变迁的信息。(6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后对明清时期社会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图一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图二 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
图三 全国最大的大队级乡镇企业——四川邛崃县凤凰农工商联合企业成立
请回答:
(1)图一反映了什么事件?有何意义?
(2)图二现象是怎样形成的?意义如何?
(3)图三反映出我国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这一趋势有何意义?
(4)从图一到图三,你认为发展我国经济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始的原因是什么?简述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根本目的与实质。
安徽凤阳长期以来属于贫困县,流传的一段花鼓词很能说明问题:“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然而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了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你能说出导致这种巨大变化发生的政策措施吗?它是怎样发挥作用的?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解放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有几次调整?这几次调整有何区别?
今天的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中国近代的通商口岸是否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