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人慨叹:“泰西公法,于平等之国设领事官,不过保护其民之商务,如有词讼及科罪,仍由各国之地方官照例科断。惟于中国、土耳其、……不以平等之例相待。”这种现象
| A.说明中国政府丧失了部分官吏任免权 |
| B.反映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已不完整 |
| C.在《马关条约》签订后开始出现 |
| D.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
反映明代太湖地区农业生产的著作《便民图纂》记载:“男子园中去采桑,只因女子喂蚕忙,蚕要喂时桑要采,事须分管两相当。”这反映了当时该地
| A.农民生产生活的艰辛 | B.私营纺织作坊的兴起 |
| C.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D.男女分工的蚕桑生产 |
北魏至唐中期,国家为抑制土地兼并,维护小农经济,实行的土地制度是
| A.井田制 | B.分封制 | C.均田制 | D.坊市制 |
工具和技术的改进,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以下中国古代的工具或技术出现在汉代的有
①耧车②曲辕犁③水排④一牛挽犁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近代中国的版图在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基本奠定,当时清政府在边疆地区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笼络各少数民族的上层分子 | B.设理藩院主管民族边疆事务 |
| C.在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 | D.修筑“直道”,开辟“五尺道” |
“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这反映了元朝在地方管理上设
| A.三省六部 | B.郡县 |
| C.宣政院 | D.行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