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差大臣耆英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于1844年11月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术……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由此可知
A.耆英为其签约出卖国家主权的行为辩解 |
B.清政府对鸦片战争的长远危害认识不清 |
C.系列条约的签订达到了抚靖羁縻的目的 |
D.清政府以签约展示天朝上国的外交诚信 |
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A民族国家发展,王权要求突破教会控制 B新教势力的发展壮大
C罗马教廷兜售“赎罪券”,掠夺人民财富 D罗马教皇权威的削弱
奥斯曼帝国是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是国教,苏丹是()
(1)国家首脑 (2)宗教领袖(3)军事统帅(4)大法官
A(1、2、3)(B)(1、2、4) C(1、3、4) D(2、3、4)
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得到了体现,其代表文献是()
A《资政新篇》 B《定国是诏》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约法》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下列选项体现世家大族特权的是()
A分封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茶叶和丝绸等土特产品大量出口,这表明()
A中国茶叶和丝绸的质量获得世界认可 B中国的贸易逆差开始出现扭转
C中国海关关税的收入可大大增加 D中国经济开始卷入了世界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