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光绪二十年,英商将纱机两万锭运达上海,准备投入生产,清廷不准。第二年……英商据之以争,清廷只好允准。省略处内容最有可能是

A.大皇帝恩准英国人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等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B.清廷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
C.中国准忝设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从事商业、工艺、制作
D.大清国允定各使馆境界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中日邦交正常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20世纪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采取的纠正措施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下方是一张中国某一历史时期的脱盲证。毛泽东题词“为消灭文盲而斗争”,反映了当时中国的一种“文化”现象。依据图6判断,此证件应出自

A.土地革命时期 B.抗战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民国初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进一步发展,促成这种局面出现的因素中不包括

A.辛亥革命 B.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
C.新文化运动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为中国近代政治变革制造历史依据的著作是

天津是北京的门户,其门户作用丧失于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