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流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保存下来的历史碑刻十分丰富,如图用宣纸紧贴在碑刻上,用吸取墨汁后的拓包拍打宣纸,就能将碑刻上的文字或图案清晰地拷贝到宣纸上,这张拷贝了文字或图案的宣纸就是拓片,它是记录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墨汁是纯净物 |
B. | 墨汁中含有碳,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
C. | 拓包对括片的压力和拓片对拓包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D. | 拓包拍打宣纸时会变扁是由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都正确的是
序号 |
物质 |
杂质 |
试剂 |
操作 |
A |
FeCl2溶液 |
CuCl2 |
过量铁粉 |
结晶 |
B |
CO2 |
H2O |
浓硫酸 |
洗气 |
C |
NaNO3溶液 |
Na2CO3 |
适量CaCl2溶液 |
过滤 |
D |
铜粉 |
铁粉 |
过量水 |
过滤 |
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30℃时,分别将30g硝酸钾和氯化钠放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B.通常情况下,降温能将两种溶液都变成饱和溶液 |
C.若将硝酸钾溶液降温到20℃, 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3:10 |
D.若将硝酸钾溶液变为10℃时的饱和溶液,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
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50g 6%的氯化钠溶液,下图所示的部分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A.取一定量的NaCl | B.称取3gNaCl | C.量取47mL水 | D.溶解 |
电影《黄金大劫案》上映后,里面用“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液)溶解黄金的情引起了广泛的热议。黄金溶解在“王水”中形成HAuCl4(四氯合金酸),没有氢气产生。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王水”溶解黄金是化学变化;②金比氢活泼;③HAuCl4中,Au的化合价为+3价;④可以将pH试纸伸入“王水”中测其酸碱度;⑤“王水”可以用铁质容器盛装。
A.①④⑤ | B.①③ | C.③④⑤ | D.①②③ |
氢氟酸(HF)对玻璃有腐蚀作用,可用在玻璃上雕刻各种精美图案,氢氟酸与玻璃发生的反应可以表示为:SiO2+4HF=X↑+2H2O,关于物质X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能含有氢元素 | B.一定含有硅元素、氟元素 |
C.可能含有氧元素 | D.X是一种氧化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