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31日,由环境保护部和中科院共同编制完成的《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在京发布,全国被划分为216个生态功能区。回答下列小题。划分区域的主要目的是( )
A.进一步了解区域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
B.引导人口有序流动 |
C.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使其趋于一致 |
D.划定区域的界限,明确区域的归属 |
关于上述区域划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些生态功能区之间具有较明显的差异性 |
B.这些生态功能区都是独立的单元,相互之间没有影响 |
C.这些生态功能区都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 |
D.每个生态功能区都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
东南亚发展季风水田农业的主要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是( )
A.气候雨热同期 | B.灌溉水源充足 | C.劳动力丰富 | D.市场广阔 |
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
② 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
③ 新疆吐鲁番盆地瓜果生产
④ 上海郊区的乳畜业
A.①热量 ②水源 ③光照 ④市场 |
B.①水源 ②地形 ③热量 ④市场 |
C.①地形 ②国家政策 ③土壤 ④科技 |
D.①土壤 ②热量 ③地形 ④国家政策 |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
A.人口问题 | B.资源问题 | C.发展问题 | D.生态问题 |
我国正在建设杭州到深圳的沿海铁路,它对东南沿海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作用。读图回答2题。兴建沿海铁路的主导因素是( )
A.科技 | B.经济 | C.政治 | D.自然 |
沿海铁路对途经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沿线地区经济发达,交通落后 |
B.增强沿海港口的综合运输能力 |
C.带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
D.增加其他南北向铁路的运输压力 |
下图为区位因素构成示意图。读图完成2题。若甲、乙、丙分别代表农业区位因素中的劳动力、生产资料和科技因素, 则图示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季风水田农业 | B.混合农业 |
C.商品谷物农业 | D.乳畜业 |
若甲、乙、丙分别代表工业区位因素中的原料、动力和市场,则图示工业部门最有可能是( )
A.航天工业 | B.服装加工业 | C.印刷业 | D.制糖工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