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贸易打造的世界》一书中说:“17、18世纪时,英国的纺织业靠着差不多100%关税的保护,避免了廉价的印度纺织品的进口冲击。直到成为全世界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英国才拆掉这些壁垒。即使在19世纪末自由贸易的鼎盛期,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仍然是自由贸易的禁区,多种工业品的市场基本上只准英国人插足。”材料旨在说明

A.英国始终固守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B.工业革命瓦解了英国的贸易壁垒
C.英国的贸易政策取决于国家利益 D.英国与印度之间不平等贸易关系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日本的对外扩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雅典民主政治机构主要组成部门是()
①公民大会  ②氏族贵族会议 ③五百人议事会 ④陪审法庭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②民族工业占绝对优势
③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区域差别④形成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下图是清朝“光绪十七年”发行的(开平矿务局)股份票证。从中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证明中国已成为市场化国家
C.表明中国出现招商引资的股份制经营方式
D.说明中国证券市场的活跃

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昔日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然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以下对该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中国近代工业兴起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
B.外国廉价商品输入导致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C.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征服世界的主要动力
D.中国人以农耕文明的眼光看待工业文明

明朝范濂的《云间据目抄》记载:“松江旧无暑袜店,暑月间穿毡袜者甚众。万历以来用尤墩布(一种细密、柔软的棉布)为单暑袜,极轻美,远近争来购之。故郡治西郊,广开暑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生,从店中给筹取值,亦便民新务。”下列各项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松江成为丝织业中心②纺织业技术水平提高
③松江出现了雇佣关系④官府鼓励手工业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