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年、方克立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下面能够论证此观点的是
| A.“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
|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
| C.“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
| D.“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
假设古代最高统治者为表示重视农业生产而示范犁地,下图中扶犁的应是()
| A.秦始皇 | B.汉武帝 |
| C.隋炀帝 | D.唐太宗 |
春秋战国时,我国农业动力方面发生了一场革命,这指的是()
| A.铁器的使用 | B.牛耕的出现 |
| C.铁犁的使用 | D.新型灌溉工业的出现 |
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 “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 )
| 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
| B.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 |
| C.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
| D.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
乾隆皇帝时期显赫一时的巨贪和珅,在乾隆帝逝世五天后就被嘉庆帝下谕宣布革职、下狱、抄家,还被列出犯了20条大罪,其中有“昨将和珅家产查抄,所盖楠木房屋,僭侈逾制,其多宝阁,及隔段式样,皆仿照宁寿宫制度,其园寓点缀,与圆明园蓬岛瑶台无异,不知是何肺肠,其大罪十三。”该材料反映了()
| A.和珅生活腐化 |
| B.清朝皇权的独尊及君权至上 |
| C.和坤犯上作乱 |
| D.嘉庆帝励精图治和整肃纲纪 |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相始也。”这句话中的“高皇帝”应该是指()
| A.汉高祖 | B.唐高祖 |
| C.宋高宗 | D.明太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