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晚清中国学生留日人数表(大约数)》(据《日本留学中国学生题名录》整理)
年代(年) |
1896 |
1899 |
1901 |
1902 |
1903 |
1904 |
1905 |
人数(人) |
13 |
143 |
266 |
727 |
1242 |
2557 |
8000 |
以下对1896~1905年留日学生人数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①明治维新对中国知识界的吸引 ②清末新政大力提倡留学
③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 ④兴中会在日本东京成立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930年6月,中共党内有人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一文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致他的最后的死命。”这表明当时()
A.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
B.他认清了中国的国情 |
C.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 |
D.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
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内容摘录:“新知事(县长)于昨日初夜入城,今朝接茶视事(上任)后,即诣各庙拈香行跪礼拜礼,仍是旧官僚之行为也……(新知事)由庚子、辛丑并科举人出身,非新派一流人,可望其布泽于民也。”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 B.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
C.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 D.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
A.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
B.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
C.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 |
D.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 |
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
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 |
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 |
C.“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 |
D.“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 |
下图分别为英国议会和首相官邸,关于两者之间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①英国议会选举结果决定英国首相人选
②英国首相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③以首相为首的内阁是英国的权力中心
④英国首相有权否决议会的不信任案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