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歹徒当街拔刀砍人,看客围观阻断追凶路;在成都:一男子以死相逼讨要血汗工钱,爬上酒店顶楼欲跳楼,大批路人围观,竟有“看客”组成啦啦队,并齐喊“一二三——跳嘛!”对这种“看客”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
A.他们见义不为,见死不救,是犯罪行为,应该受到法律的严肃处理 |
B.他们对遭遇挫折和不幸的人缺乏同情和关心,应该受到谴责 |
C.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
D.反映了社会时时处处都存在不和谐的现象 |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中,可分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下列选项中,能体现社会层面价值取向的是()
A.华益慰冬天为病人检查身体总是先捂热听诊器 |
B.“老虎、苍蝇”一起打,反腐败深得党心民心 |
C.周恩来从小确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 |
D.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
成都“油条哥”李刚为了让顾客吃上“放心油条”,一年时间试验50余次、将油条中铝残留量降到16 mg/kg 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李刚的生意非常火爆,很多人开着车过来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诚信企业是建立诚信社会的基础 |
B.诚信能带来直接利益,有利于事业的成功 |
C.自觉服务社会,就应该乐于奉献 |
D.亲近、服务社会首先必须忠于职守 |
2014年5月22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审通过《安全生产法》修正案,把安全发展战略写进了《安全生产法》。对此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②法律和道德的表现形式不同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了了立法权
④法律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③ | D.③④ |
法律维护公共秩序,是因为()
A.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
B.社会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 |
C.首先要加强法治,才能让人们自觉维护公共秩序 |
D.社会公共生活需要共同的准则 |
小青在日记中写道:班上无论谁找我帮忙,即使有些事办不到,我也从不推辞。最近同学们都不找我了。我很苦恼。这启示我们()
A.在承诺后要量力而行,不可勉强 |
B.请他人帮忙要考虑对方的能力 |
C.承诺无法实现时要取得对方的谅解 |
D.慎重许诺,努力兑现承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