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学习小组做“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如图,图中小车是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 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 长的长度都保持一致,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电磁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1) 实验中,小车会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可使木板适当倾斜来平衡摩擦力,则下面操作正确的是(    ) 
A.不系橡皮筋,放开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
B.不系橡皮筋,轻推小车,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
C.不系橡皮筋,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
D.不系橡皮筋,轻推拖着纸带的小车,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
(2) 若根据多次测量数据画出的v-W草图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形状可知,对W与v的关系作出的以下猜想可能正确的是       

A. W∝ 1/v      B.W∝v          C.W∝v2         D.W∝v3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的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观察到试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变成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
⑴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⑵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小资料: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184.4℃,水的沸点是100℃.
请你根据上述小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为什么是错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雾,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_________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_________形成的。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中仪器的读数是必不可少的,请你读出图中各种测量仪器的读数,并分别填在a、b、c处。

a. ℃b. ㎝c. kW·h

小丽同学手里有一个标有“3.8V”字样小灯泡,她想知道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于是在学校实验室找来一些器材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不变。

(1)小丽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原理是
(2)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向左移灯泡变亮),并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
(3)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她发现灯泡始终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 ,其故障原因是
(4)故障排除后,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示数为 0.38 A,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是 Ω。
(5)完成上述实验后,小丽向老师要了一个已知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和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借助部分现有的实验器材,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电路,测出了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请你帮她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①连接好实验电路,闭合开关S1,将开关S2拨到触点 (选填“1”或“2”),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V
②保持滑片的位置不动,再将开关S2拨到触点 (选填“1”或“2”),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
③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为P= (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如图所示,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中,物体重为5.4N。
(1)实验时要竖直向上且____ 拉动弹簧测力计。若物体上升高度为10cm,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是____ 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
(2)若仅增加物体的重,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不计摩擦)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其他小组测得的水的沸点都是100℃,唯有创新组误将盐水倒入烧杯加热,当盐水温度升到88℃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8
91
94[
97
100
103
103
103
103


(1)创新组烧杯中的盐水沸腾时,其沸点为 ℃。
(2)老师认为创新组的实验很有意义,还可以继续深入研究。请提出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