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甲、乙两水平圆盘紧靠在一块,甲圆盘为主动轮,乙靠摩擦随甲转动,接触处无相对滑动。甲圆盘与乙圆盘的半径之比为r甲∶r乙=3∶1,两圆盘和小物体m1、m2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m1距O点为2r,m2距O′点为r,当甲缓慢转动起来且转速慢慢增加时( ) 
| A.滑动前m1与m2的角速度之比ω1∶ω2=1∶3 |
| B.滑动前m1与m2的向心加速度之比a1∶a2=1∶3 |
| C.随转速慢慢增加,m1先开始滑动 |
| D.随转速慢慢增加,m2先开始滑动 |
右图描述了一位骑自行车者从原点出发后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人达到最大速度时位于区间Ⅰ |
| B.此人达到最大速度时位于区间Ⅱ |
| C.此人距离出发点最远时位于C点 |
| D.此人一直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 |
如图所示,两个小孩共同提一桶水维持同一高度匀速前进,则有()
| A.水桶和水受到的重力对水桶做功的功率不为0 |
| B.手臂对水桶的作用力的大小之和等于水桶和水的总重力 |
| C.两个小孩手臂对水桶的合力一定是竖直向上 |
| D.手臂对水桶的作用力一定小于水桶和水的总重力 |
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引发多处山体崩塌,严重危害灾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研究崩塌体的运动时可建立如图所示的简化模型,当崩塌体速度较低、坡面较缓时,崩塌体的运动可视为滑动。假设某崩塌体质量为m,初速度为零,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θ为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H为崩塌体距水平面的高度,
为崩塌体与坡面以及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考虑崩塌体途经A处时的速度大小变化。求:
(1)崩塌体滑动到坡底A点时的速度大小;
(2)水平面上安全位置距A点的最小距离。
如图所示,间距为L、电阻不计的足够长平行光滑金属导轨水平放置,导轨左端用一阻值为R的电阻连接,导轨上横跨一根质量为m、电阻也为R的金属棒,金属棒与导轨接触良好。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现使金属棒以初速度
沿导轨向右运动,若金属棒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通过的电荷量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棒在导轨上做匀减速运动 |
B.整个过程中金属棒在导轨上发生的位移为![]() |
C.整个过程中金属棒克服安培力做功为![]() |
D.整个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为![]() |
在水平面上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初速度和初动能分别为
、
,小球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
。若运动过程中小球所受的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小球上升到离水平面的高度为
时,小球的速度和动能分别为
、
,则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