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是人民通过社会契约而结成的,国家维护一切缔约者的自由、平等、生命财产,国家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这一观点 ( )
A.指出了国家产生的实质 | B.否认了国家的阶级性 |
C.否认了国家的民主性 | D.指出了国家的本质属性 |
2010年4月2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让全体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都懂得并饯行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伟大的真理。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劳动是实现人生幸福的重要途径②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③要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④只有劳动才是对社会做贡献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2010年4月,中国银行宣布对存量房贷实施差别化利率。对此调整,业内人士莫衷一是。这说明
A.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
B.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一定不是真理 |
C.人们对不同的事物,会产生不同的认识 |
D.因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也不同 |
近年来,潍坊人民勇于探索,锐意改革,创造了一个个令人瞩目的成果,实现了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推动潍坊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B.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
C.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
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三网融合后,广电和电信在网络升级、服务提升、资费下调等方面将展开激烈竞争,必将极大推动我国网络事业的发展,同时双方也会获得可观的利润。这说明
A.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
B.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着斗争性 |
C.统一是对立的最终结果 |
D.发展就是彻底否定旧事物 |
萱草,俗名黄花菜。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萱花作为观赏植物“无一可取,植此同于种菜,为口腹计则可耳。至云对此可以忘优,佩此可以宜男,则千万人试之,无一验者。书之不可尽信,类如此矣”。在李渔看来,书本上的观点
①其真理性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②也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③是不可盲目相信的 ④是人们凭空杜撰的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