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并利用。如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其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能耗小是该方法的一大优点 |
B.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
C.“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过滤 |
D.该方法可减少碳排放,捕捉到的CO2还可用来制备甲醇等产品 |
有关盐类水解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热的纯碱溶液去污能力增强 |
B.加热蒸干Al2(SO4)3溶液,最终能得到Al2(SO4)3晶体 |
C.配制FeCl3溶液,可加入少量的稀硫酸,以防止溶液浑浊 |
D.利用TiCl4制备TiO2 |
在2A+B3C+5D的反应中,下列措施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A.增加A的量 | B.增大压强 | C.升高温度 | D.减少C的量 |
用0.1026mol/L的盐酸滴定25.00mL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达终点时,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正确的读数为
A.22.30mL | B.22.35mL |
C.23.65mL | D.23.70mL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将钢铁设备连接电源的负极,可以保护钢铁不被腐蚀 |
B.船底镶嵌锌块,锌作负极,以防船体被腐蚀 |
C.钢铁发生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是O2+2H2O+4e-=4OH- |
D.用电解氯化镁溶液的方法来制取金属镁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解质的电离是在通电的条件下进行的 |
B.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 |
C.碳酸铵能自发分解是因为生成了易挥发的气体,使体系的熵增大 |
D.H2O(g)==H2O(l)是放热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