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著名话剧《花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创力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创办的企业最为红火,其原因不包括( )
|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 B.政府提倡使用国货 |
| C.时处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 D.实业救国思潮以及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
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②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③优先发展重工业④处理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历史学家吴于廑说,世界历史的内容是"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认为:"现在世界上某个地区发生的事件不再可能像过去那样对其他地区不发生影响,20世纪的历史名副其实是全世界的历史。"上述两位历史学家对于世界历史的解释突出反映了
| A. | 进化史观 | B. | 文明史观 | C. | 整体史观 | D. | 现代化史观 |
1959年,北京最高的建筑是新建的民族饭店,高47.4米,为当时的北京十大建筑之一。如今北京最高的建筑是高330米的国贸大厦。然而,人们
至今仍然肯定民族饭店在新中国建筑史上的地位。这提示我们,对历史现象的评价应
| A. | 以今人的标准来衡量 | B. | 置于特定的时空考察 |
| C. | 主要看对后世的影响 | D. | 注重使用比较的方法 |
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潮流促成了
| A. | 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 | B. | "九二共识"的达成 |
| C. | "和平统一"口号的提出 | D. | 海峡两岸"三通"的开展 |
与1952年相比,1957年我国生产
资料的生产增长210%,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83%,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35.5%提高到45%。这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 A. | 工业结构得到了改善 | B. | 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 |
| C. | 工农业生产比例协调 | D. | 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