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A.始终处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 | B.美国参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 |
C.长期战争导致国家经济崩溃 | D.协约国所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 |
英国历史学家杰弗里?帕克在其历史著作《剑桥战争史》中有这样一段话:“长远看来,协约国可任意借助美国经济,但德国却遭到封锁,这使它只能使用中欧资源,这种封锁产生了巨大的效果。……似乎为了对拿破仑进行解释,上帝还是站在了较大工业的这边。”在作者分析同盟国一战失败的原因中,不包括:()
A.协约国与美国贸易密切,可以得到巨额的贷款 |
B.英国的海上封锁 |
C.数年的大战使同盟国经济遭到极大破坏 |
D.协约国经济实力总体强于同盟国 |
1918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尚未结束,一名德国中学历史教师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发表了震惊世界的历史哲学名著《西方的没落》。联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国际格局的影响,“西方的没落”中的“西方”应该是指:()
A.英国、法国、德国、奥匈 | B.英国、法国、德国、美国 |
C.英国、法国、德国、俄国 | D.英国、法国、德国、日本 |
列宁晚年在总结十月革命经验时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欧洲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办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其中“不同的办法”是:()
A.创办《火星报》 | B.实行新经济政策k |
C.建立苏维埃政权 | D.优先发展重工业 |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这样两个发现”是指:()
①物进化规律②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③剩余价值规律④万有引力定律
A.②③ | B.①③ | C.①② | D.②④ |
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系统阐述唯物史观的著作是:()
A.《共产党宣言》 | B.《德意志意识形态》 |
C.《神圣家族》 | D.《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