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德国法西斯头目戈培尔在他的日记中写到:“1939年初,元首有个更大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实施,是《慕尼黑协定》的扩大,将使帝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这个计划是指

A.吞并奥地利 B.割占苏台德地区
C.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进攻波兰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资治通鉴·唐纪》记载:“每议政之际,是非蜂起,上不能决也。”这表明唐朝时期(  )

A.政治民主化出现 B.三省体制存有弊端
C.皇帝大权已旁落 D.社会纷争错综复杂

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明成祖朱棣在位时期,内阁制度初具规模。关于这一制度变迁的原因、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劳永逸地解除了大臣弄权问题 B.使古代中国到达了皇权专制的最高点
C.有力地加强了明代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 D.是明初统治者汲取前代历史经验的结果

“军机处…其制无公署,大小无专官。直庐始设于乾清门外西偏,继迁于门内,与南书房邻,复于隆宗门西供夜值者食宿。其大臣惟尚书、侍郎被宠眷尤异者,始得入,然必重以宰辅。”这表明军机处()

A.由皇帝的亲信组成 B.侵夺了南书房的权力
C.军机大臣掌握实权 D.其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
C.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D.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

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沉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

A.征辟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九品中正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