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人类文明,经历了从采猎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以及后工业文明的演进,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环境问题不同。据此完成下题。
采猎文明时期,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

A.自然灾害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B.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C.人类对生物资源的破坏
D.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加剧

环境问题成为全球性的问题,是从(  )

A.采猎文明时期开始 B.农业文明时期开始
C.工业社会开始 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下列历史时期的人类活动,对环境破坏最大的是(  )

A.农业文明时期的灌溉农业
B.春秋时期的封山育林
C.农业文明时期的毁林开荒
D.原始社会人工驯养牲畜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6年1月19日,美国国家航天局发射了人类至今发射过的起始速度最快的太空船---新地平线号探测器(New Horizons)(即新视野号)。该探测器已于北京时间2015年7月14日19时49分飞掠太阳系外围柯伊伯带中的冥王星。2015年10月12日,美国太空总署(NASA)公布了最新的冥王星影像,其中有蓝色天空与红色水冰图片,还有冥王星接近日落时分的逆光照片。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教材所学知识,材料中直接涉及到的天体系统有 ( )个层级。

A.1 B.2 C.3 D.4

根据材料,如右太阳系行星模式图中最接近冥王星的类地行星是( )

A.① B.② C.③ D.⑤

与新地平线号探测器飞掠冥王星时相比,美国国家航天局发射新地平线号探测器时()

A.北京的白昼较短 B.地球的公转速度较慢
C.北京的日出时间较早 D.南非的季节是冬季

观看该新闻后,我校15级某班的两位同学就冥王星是否存在生命的问题发生了争论,你认为持反对冥王星存在生命观点的同学最有可能提出的论据是( ):
①冥王星上存在水冰②水是生命之源 ③冥王星距太阳过远④冥王星的温度过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新地平线号探测器飞掠冥王星时,美国西部时间(太平洋时间)(西八区区时)是( )

A.2015年7月14日3时49分 B.2015年7月14日7时49分
C.2015年7月15日3时49分 D.2015年7月15日7时49分

下表为住宅、大型零售商店、商务办公楼和工厂付租能力随距离市中心变化统计表。读表,完成各题。

与市中心的距离(千米)
付租能力(元/平方米)




0
120
105
84
68
1
90
87
75
62
2
60
70
66
56
3
31
52
56
50
4
0
35
47
45
5
0
18
37
39
6
0
0
28
34
7
0
0
18
28
8
0
0
9
22
9
0
0
0
17
10
0
0
0
11
11
0
0
0
6
12
0
0
0
0


最可能为住宅用地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大型零售商店布局与市中心的最远距离大约为

A.1千米 B.1.5千米 C.2千米 D.3千米

下图为云南省与全国文盲率统计图。读图,完成各题。

云南与全国文盲率变化对应正确的是

A.1990~2000年云南文盲率减幅低于全国
B.2000~2010年全国文盲人口逐渐减少
C.2000~2010年云南文盲减少人口多于全国
D.2000~2010年全国文盲率低于云南

云南文盲率一直较高的原因有

A.云南义务教育时间较短
B.云南经济、文化较落后
C.云南人口死亡率较高
D.云南大学数量较少

2014年8月21日~8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蒙古进行国事访问。读图,完成各题。

蒙古国

A.地处亚欧大陆内部,地势北高南低
B.西临第二大内陆国哈萨克斯坦
C.自东向西分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草原和荒漠
D.在蒙古高原生成的高压对我国寒潮天气影响较大

习近平访问蒙古期间

A.蒙古河流开始进入汛期 B.甲地正值风沙天气严重季节
C.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加快 D.甲地与北京同时看到日出

读某地质剖面图,完成各题。

图中岩石与地质构造

A.水平岩层的形成时间要晚于倾斜岩层的形成时间
B.①处与②处岩石相接触,②处岩石发生变质
C.②处岩层与④处岩石都具有气孔构造
D.褶皱的形成时间要晚于断层的形成时间

图中各地貌

A.甲处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谷地 B.乙处是堆积作用形成的山地
C.丙处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谷地 D.丁处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山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