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却普遍面临着能源资源短缺的困境;西部广大地区资源丰富,却因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和技术落后而得不到大规模开发。为更好地利用我国现有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先后制订了若干跨区域资源调配方案。读“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箭头①和③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    )

A.高压输电 B.管道运输
C.水陆联运 D.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

有人指出,④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使地下水位升高。
②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③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侵入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②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  )

A.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B.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
C.为提高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性发挥重要作用
D.解决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能源供应紧张问题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回答问题。

有关图中该部分科迪勒拉山系形成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褶皱山脉
B.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张裂所形成断块山
C.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断块山
D.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褶皱山脉

图中表示阿巴拉契亚山脉的是

A.b B.a C.d D.c

读1989年~1990年国际考察队穿越南极大陆路线图,回答问题。

在穿越南极大陆的过程中,考察队员最可能遇到“迎头风”的路段是

A.没有此类路段 B.从南极点到东方站
C.从东方站到和平站 D.从南极半岛南端到南极点

当考察队员抵达南极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武汉白昼接近一年中最短
B.亚洲高压达到一年中最强
C.南极大陆的风达到一年中最大
D.地球公转的速度一年中最快

图中岛国所在岛屿属大洋海岭露出水面的部分,岛上1/8面积为冰川所覆盖。读
图回答问题。

有关该岛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濒临太平洋和北冰洋
B.处在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张裂带上
C.南部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的主导因素是纬度
D.大部分地区的地形类型为冰川

影响该岛国城市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 B.地形和交通
C.气候和交通 D.交通和资源

关于该岛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四周高中部低
B.同等级交通线单位长度工程量北部比南部大
C.北部坡度陡,南部坡度缓
D.流域边界与某一条等高线完全重合

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回答问
题。

a处位于

A.太平洋 B.亚洲大陆
C.非洲大陆 D.印度洋

b气压带可能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赤道低气压带
C.副极地高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读图12,回答28~30题。

图示长江段沿程年平均水温线是

A.X1 B.X2 C.Y1   D.Y2

两河海拔2000-1000米河段水温变化幅度

A.7月长江大于黄河     B.2月长江大于黄河
C.7月长江与黄河相近 D.2月长江小于黄河

河流水温变化与其流经地区的气候相关,Y河甲河段冬夏水温差异小,因其穿行在

A.四川盆地 B.黄土高原
C.太行山区 D.横断山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