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农业发展方向是( )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
B.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 |
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 |
D.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
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首都功能核心区行政区划调整后,四区变两区(东城、西城)——“古都双翼”新格局显现(习惯上把东城、西城、宣武、崇文四个区称为核心城区,石景山、丰台、海淀、朝阳四个区称为近郊区,周边其他地区称为远郊区)。下表为“北京市1990年和2000年各区常住人口统计表(单位:万)”。读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地区 |
1990年 |
2000年 |
海淀区 |
144.2 |
224.0 |
石景山区 |
30.9 |
48.9 |
丰台区 |
78.9 |
136.9 |
西城区 |
75.6 |
70.7 |
宣武区 |
55.7 |
52.6 |
东城区 |
60.6 |
53.6 |
崇文区 |
41.8 |
34.6 |
朝阳区 |
144.8 |
229.0 |
从1990~2000年十年间,下列关于北京市人口的变化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①各区的人口都有明显的增加
②人口重心明显向市区南部移动
③中心城区人口有下降的趋势
④人口进一步向中心城区集中
⑤北京市出现明显的郊区城市化现象
A.①④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⑤ |
北京市人口分布的变化可能对城市发展产生的影响是( )
A.中心城区的交通拥挤现象彻底解决 |
B.近郊区的人均居住面积减少 |
C.中心城区与郊区之间的交通更加拥挤 |
D.人口老龄化加重 |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该城市功能区主要包括中心商务区、工业区、教育文化区和居民住宅区。图中标注的数值为某月二氧化硫的平均污染量(克/立方米)。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若图中二氧化硫的污染源只有一处,则该地当月主要盛行( )
A.西北风 | B.东南风 | C.东北风 | D.西南风 |
各种功能区布局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①——高级住宅区 | B.③——文化教育区 | C.④——工业区 | D.⑥——商业区 |
下图为“中国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比重预测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对2010年后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下降趋势的预测是基于( )
A.国家较早实施计划生育 | B.国际劳工大量输出 |
C.人口死亡率显著下降 | D.人口自然增长率略有增长 |
中国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下降( )
A.有助于解决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 B.短期内会导致中国劳动力不足 |
C.短期内会导致国外劳力的大量输入 | D.长远看会缓解中国就业压力 |
下图为“四次人口普查中国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有关1964~2000年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的正确叙述是( )
A.大于或等于65岁年龄段的人口增长数量最多 |
B.0~1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持续增加 |
C.15~64岁年龄段人口增长数量最多 |
D.1990年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
进入2000年,我国面对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严重短缺 |
B.人口自然增长率偏高,每年新增人口多 |
C.青壮年人口数量庞大,就业压力大 |
D.人口呈现低增长,人口数量日趋减少 |
2012年11月6日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招待酒会,欢迎采访大会的中外记者。各国记者欢聚一堂,通过交流了解到各自的家庭状况有很大不同。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在泰国多数家庭中子女较多,并且没有男孩的家庭很少,而在日本、新加坡等国,许多年轻人结婚较晚,有的家庭不愿生育子女。对以上现象的解释,最可能的是( )
A.地域文化不同造成的 | B.家庭抚养能力的差异造成的 |
C.生育政策不同造成的 | D.饮食结构不同造成的 |
西亚国家的记者中,有许多是近年加入西亚国家国籍的,这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A.西亚国家自然条件优越 |
B.受婚姻家庭影响 |
C.受政治因素影响 |
D.西亚国家经济水平高,有更大的发展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