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农田里大面积焚烧秸秆的影响主要是(    )
①引起大气污染  ②造成资源浪费  
③增加土壤有机质 ④阻碍农村能源结构调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旅游资源的内涵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图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点的是(

A. B. C. D.

2.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A. 1910-1930年 B. 1930-1950年 C. 1950-1970年 D. 1970-1990年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①生物量提高

②生物量降低

③植株密度改变

④植被分布改变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A. 植株数量 B. 总生物量 C. 地上生物量 D. 地下生物量

3.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A. 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 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C. 灌木植物茂盛、草本植物萎缩
D. 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茂盛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 河流 B. 聚落 C. 耕地 D. 地形

2.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 线路过长 B. 距城镇过远 C. 易受洪水威胁 D. 工程量过大

3.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A. 地形分布 B. 绿洲分布 C. 河流分布 D. 沙漠分布

太阳能光热电站(下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A. 柴达木盆地 B. 黄土高原 C. 山东半岛 D. 东南丘陵

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A. 提升地表温度 B. 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C. 误伤途经飞鸟 D. 提高作物产量

3.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P,则(

A. 春、秋分日P=0 B. 夏至日P>0 C. 全年日P<1 D. 冬至日P>1

下图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

①盛行西风

②地形抬升

③暖流增湿

④反气旋控制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是(

A. 水田农业 B. 迁移农业 C. 种植园农业 D. 乳畜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