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世纪50年代以来,欧共体、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出现、亚太经合组织等先后建立,这些组织的形成的理念与下面说法相符的是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B.“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恒也。”
C.“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D.“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8世纪70年代,英国城乡人口比例为1:2,19世纪初上升为2:3,最主要的原因是:

A.圈地运动使农民流入城市  B.大量吸收外来移民
C.大量人口迁入殖民地 D.工业革命改变了人口布局

结合所学知识和下图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推论不包括

A.古代中国和欧洲的人口曾经长期维持稳定
B.中国人口在两宋时期突然达到第一个高峰
C.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人口出现第二个高峰
D.世界人口数量急剧攀升主要是缘于工业化

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利克里)都不同程度的受到群众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只是因为作战失利。对此,柏拉图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群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这说明

A.群体决策感情用事影响政治素质 B.雅典民主政治的原则逐渐遭到破坏
C.集体决策有利于维护雅典城邦安全 D.雅典的民主只是少数贵族的民主

伊懋可的“高水平陷阱”理论认为: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就必须全力发展农业技术,以至于欧洲工业革命时,中国农耕技术远远领先欧洲。农业技术的改进所带来的收益完全被新一轮的人口增长所吞噬,而人口的增长又进一步带动农业技术的改进,如此往复,较高的农业水平维持了巨大的人口。明末和清朝的中国遭遇到了资源约束的瓶颈,无法取得进一步的发展。由此看出,该理论试图分析

A.中国小农经济的产生及其地位 B.中国农业技术领先欧洲的原因
C.中国近代工业产生迟于西方的原因 D.中国人口不断增长的原因

“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礼记·典礼》中的这段文字反映的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经营状态是

A.工场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D.民营手工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