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每周评论》(1919年5月11日)记载:学生们边行进,边宣传,“许多人民看见掉泪,许多 西洋人看见脱帽喝彩,又有好些巡警也掉泪”。这说明五四运动
A.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 B.激发了广大人民的觉悟 |
C.青年学生发挥了主导作用 | D.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支持 |
1932年3月12日,罗斯福总统发表了第一次“炉边谈话”,就《全国工业复兴法》的作用和美国民众进行了交流,你认为该法的作用有
①缓和社会经济中的供需矛盾
②扩大内需,刺激了生产
③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社会稳定
④刺激出口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罗斯福明确表示:“政府应当使那些愿意工作的人有事可做,让人民免于挨饿,有房子住,生活过得还不错,有适当的教育水平,这些都是政府应该关心的事。”政府的关心起到的作用不包括
A.缓和社会矛盾 | B.降低失业率 |
C.劳资矛盾加剧 | D.扩大了内需 |
1930--1932年,每天有大量的美国人聚集在苏联大使馆门前,要求移民苏联。出现这种现象的背景是
A.罗斯福新政 | B.经济危机 | C.美苏和解 | D.新经济政策 |
1930年12月2日,胡佛说:“经济不景气的问题是绝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的。经济的创伤只能由经济实体的细胞——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自我治疗。”这说明
A.美国政府已经开始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经济危机 |
B.胡佛政府仍然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
C.美国政府并没有认识到经济危机的危害性 |
D.胡佛认为政府的干预可以加速经济的恢复 |
下面是讽刺胡佛总统的漫画,图中胡佛手忙脚乱地照顾“关税”“水灾”“商业萧条”几个哇哇大哭的婴儿,而代表民主党派的驴子则在一旁叫卖着关于“美好的过去”的歌曲。胡佛之所以手忙脚乱是因为
A.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打击 | B.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影响 |
C.民主党派的竞选冲击 | D.自然灾害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