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在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设立了8个公民旁听席。关于人大常委会,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
B.其他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受它监督 |
C.旁听是公民直接参与人大事务管理的途径 |
D.享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
马克思、恩格斯说:“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这说明( )
A.个人对社会历史的发展不起作用 |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D.要相信群众,因为他们的言行都是正确的 |
“人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这种活动能够左右社会发展的规律。”这种观点()
A.是正确的。科学回答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 |
B.是正确的。因为人是人类社会的主宰 |
C.是错误的。片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社会发展规律对人的制约 |
D.是错误的。没能认识到人在社会发展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
哲学家别林斯基说过:“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沟。”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A.人类历史有可能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沟 |
B.只要敢于否定一切,人类历史就会向前发展 |
C.要敢于否定,树立创新意识,推动人类历史发展 |
D.要敢于蔑视权威,抛弃书本,就能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 |
“世界上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也没有到处都可以套用的模式,和万古不变的教条。”与此说法不符的选项是()
A.对症下药 |
B.不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使用一种方法去解决所有矛盾,注定是要失败的 |
C.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因此解决矛盾的方法也是普遍适用的 |
D.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
古时某人学认字,前三天学会了写“一”“二”“三”,就辞去了老师,以为写字读书,不过如此。一日写请柬,请万某人喝酒,他就只好骂这人姓不好和请柬做的不够大,因为他要划一万个杠杠。这个故事说明( )
①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事物的发展最终要通过质变来实现,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④没有一定程度的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事物性质的变化,要重视量的积累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