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一举措的意义在于
①培育伟大民族精神 ②凝聚强大民族力量
③塑造坚韧民族品格 ④提高民族科学素质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及贵。”(《史记·货殖列传》)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双方必然相互转化 |
B.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
C.事物发展是内因与外因的统一 |
D.事物是在曲折中发展的 |
西藏一直有“出国容易进藏难”之说,交通的不便严重制约了西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将使这一切发生深刻的变化,它将开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繁荣之路。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
B.意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
C.客观世界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
D.事物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发展 |
2008年8月1日 实施的《反垄断法》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自1994年草拟到出台,历经13载沉浮,于 07年7月30日 正式通过,“千呼万唤始出来”,这说明()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
B.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
D.认识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 |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 B.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
C.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 D.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
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入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与时俱进”的辩证法依据是()
A.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
B.实践决定认识 |
C.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
D.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