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问题。(共4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吏,都护在燕然。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说明。
这首诗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自选角度赏析这两句诗。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小题。 (共5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从最后两句可以看出诗人的家乡在,表现了诗人的的思想感情。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清选一个角度,做简要赏析。(不少于20字)
古诗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这首诗着眼于表现禅寺后院的环境,第五六句主要表现了作者欢悦的心境,主要运用了的手法。
诗的颔联后来简化为成语“”,此成语常被用于题景,如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黄龙洞等,你认为这成语隐含了什么哲理?
下列各项中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大约作于诗人做县尉时。诗歌描写了清晨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的景致,流露出诗人对仕途生活的向往。 |
B.诗题“题破山寺后禅院”,可知“后禅院”才是诗的重心所在,所以只在起首两句后提过破山寺后,立刻转入对后禅院的描述。 |
C.“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曲径通幽处”引发人丰富的联想与思绪,暗示的意义多于写实的意义。“曲”、“幽”、“深”等字眼表现了禅院蓊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 |
D.“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两句更多抒写诗人的主观感受。一个“悦”字表现了作者从中感受到的欢欣。一个“空”字表现了作者此时此刻心中尘世杂念全消的精神状态。 |
诗歌鉴赏
《浣溪沙》•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黄鸡”的本意是,诗中是指:。
展开合理的想象,说说词的上阕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首词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后面的题.
浣溪沙 [宋]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苏词表达了之情,而晏词表达的是之情。
下面对两首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都以“浣溪沙”为词牌名。 | B.都描摹了夏天的景象。 |
C.都写到了“酒”后的感概。 | D.都是被贬谪失意之作。 |
古诗赏析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触景生情,既写出了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又写出了放眼上川的宽阔胸襟。 |
B.这首诗以对偶句开头,既不同一般,又工整明丽,“青山”、“绿水”给人眼明心亮的感 觉。 |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一联以小景与大景互相映衬,画面非常精彩。 |
D.最后一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
答案:D
解析:“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表述不正确,作者并没有即将回到家乡。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