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写
(1)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刘禹锡《陋室铭》中写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 ”。
(4)下面一组图画根据《桃花源记》绘制而成,描画的是渔人刚一出山洞时看到的景象。请你在图片2与图片3的横线处填上最恰当的语句(用原文回答,每空不超过4个字)
图1: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图2:
图3:
在下列横线上,规范、工整地填写相应的诗文句子。
(1)庶竭驽钝,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诸葛亮《出师表》)
(2)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 ,今日又南冠。(夏完淳《别云间》)
(5)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泊秦淮》)
(6) ,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7)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一诗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望岳》中“ , ”两句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8)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发出了“ , ”的感慨,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古诗词文默写,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古诗词文(每小题1分,共8分)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陶渊明《桃花源记》)
(2)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3)山河破碎风飘絮, (文天祥《过零丁洋》)。
(4)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5)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6)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7)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 ,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
用课文原句填空。
(1)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
(3)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5) ,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
(6)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7)宋代词人王观在《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既描绘山水之貌,又暗示了离别之情的句子是: , 。
默写填空。
(1)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两章》)
(2)晨兴理荒秽,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3)举杯邀明月, 。(李白》《月下独酌(其一)》)
(4) ,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
(5)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 。(范仲淹《苏幕遮》)
(6) ,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7)韦应物《滁州西涧》一诗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句子是: , 。
默写。
(1) ,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2) ,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3)箫鼓追随春社近, 。 (陆游《游山西村》)
(4) ,拾此充饥肠。 (白居易《观刈麦》)
(5)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陶渊明《桃花源记》)
(6)气蒸云梦泽, 。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7)子曰:“见贤思齐焉, 。”(《<论语>十则》)
(8)江山如此多娇, 。 (毛泽东《沁园春•雪》)
(9)在《答谢中书书》中,陶弘景以“ , ”两句描写了夕阳西下时潜游的鱼儿争前恐后跳出水面的情景。
(10)苏轼的《水调歌头》中,“ ? ”两句与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