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通过以下步骤测出了从一定髙度落下的排球对地面的冲击力:将一张白纸铺在水平地面上,把排球在水里弄湿,然后让排球从规定的高度自由落下,并在白纸上留下球的水印。再将印有水印的白纸铺在台秤上,将球放在纸上的水印中心,缓慢地向下压球,使排球与纸接触部分逐渐发生形变直至刚好遮住水印,记下此时台秤的示数,然后根据台秤的示数算出冲击力的最大值。该同学所用的研究方法(或思想)是( )
A.等效替代 | B.极限思想 | C.比值定义 | D.理想化模型 |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框架放在水平地面上,一轻弹簧上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上下振动时,框架始终没有跳起。当框架对地面压力为零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A.g | B.![]() |
C.0 | D.![]() |
在匀速运行的升降机的地板上,有一被水平伸长弹簧相连的物体静止在地板上,现发现物体突然动了起来,由此可以判断,此时升降机的运动可能是:()
A.加速上升 | B.加速下降 | C.匀速运动 | D.减速下降 |
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图中⊿OPQ和⊿OQT的面积分别是S1和S2(S1>S2)。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S0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S0=S1+S2,两车会相遇 |
B.若S0>S1,两车相遇2次 |
C.若S0=S1,两车相遇1次 |
D.若S0=S2,两车相遇1次 |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μ≠0),用轻弹簧将两物块连接在一起。当用水平力F作用在m1上时,两物块均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运动,此时,弹簧伸长量为x ;若用水平力F’仍作用在m1上,两物块均以加速度a’=2a做匀加速运动,此时,弹簧伸长量为x’。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F’=2F B、x’=2x
C、F’>2F B、x’<2x
如右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θ,以速度v0逆时针匀速转动.在传送带的上端轻轻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小木块,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 tan θ,则图中能客观地反映小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