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16世纪初,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美国的特产玉米、马铃薯等迅速传到亚、非、欧三洲。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亚洲的茶叶等传到了欧美。
材料二:今天,我们一起享受着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欧洲人用着韩国制造的手机,日本人喝着美国生产的可口可乐,中国人开着日本品牌的汽车……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
材料三:下图漫画反映了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赢家,发展中国家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
材料四: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数据GDP增长率:2002年-8% ;2003年-9.1% ;2004年-9.5%
外资增加:到2005年2月,实际利用外资5700亿美元;
进出口增加:2004年9月,进口416亿美元,出口419亿美元,均比同时期增约30%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世界历史上哪一重大世界,简述其影响。举出一位把隔绝地区沟通起来的人物。3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经济发展中什么现象?它的表现有哪些?推动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这一现象所产生的积极影响。5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原因。发展中国家如果不想成为经济全球化中的输家,应当如何应对?3分
(4)材料四说明这一趋势对我国产生什么影响?1分
(5)从以上材料中,你获得哪些启示?2分
阅读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材料:
材料一:1535年某画家写道:“许多已经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
材料二:人文主义小说《巨人传》描写到,1533年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材料三: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材料四:18世纪的学者费内隆写道,在16世纪,人们将文艺复兴一词只理解为恢复古代传统。
──据保罗.富尔的《文艺复兴》
(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已经湮没的事物”指的是什么?被湮没的原因是什么?
(2)就材料三所说的文学、艺术方面的巨大成就各举一例,并指出他们是否属于被湮没的事物及理由。
(3)材料四与前三条材料中的哪一条有矛盾?表现在何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改革扩大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
材料二: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征收赋税。
材料三: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请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历史上哪次改革的内容?
(2)材料二反映的改革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这次改革发生时,中国在位的杰出的政治家是谁?
(3)材料三反映的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次改革发生时,中国在位的杰出的政治家是谁?
(4)以上材料反映的改革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专题复习是历史复习的常用方法。王老师在复习“中外历史上的改革”这一专题时,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这次活动。
甲同学上台简介日本明治维新,他说:“推翻天皇统治以后,日本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政治方面,废县置藩,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企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向中国学习,努力发展教育。这次改革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加快对外扩张,极大地增强了国力。”
(1)甲同学的这段话中有三处史实错误,请帮他找出并加以改正。
①_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
乙同学喜欢搜集历史材料,从中获取信息并解决问题。下面是他学习《俄国农奴制改革》后搜集的材料,请你解决他所提出的问题:
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此外,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并使他们能向政府履行义务起见,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附属地。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因此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状态下的农民称为义务农。
——《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 列宁
(2)材料中义务农享有哪些权利?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怎样理解列宁所说的话?
(3)丙同学对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农奴制改革进行了比较,请帮他填补完整,并指出还可从其它哪些方面进行比较。
背景:都是由于_____________发展受阻,但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内容:都涉及_____________问题,但日本改革内容更全面。
影响:都是各自社会的转折点,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发生了根本变化;都加紧对外扩张,都保留了_____________残余。
其它方面:
时势造就英雄,英雄也会影响历史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进:“没有人比我懂得湿润意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弃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
(1)这位意大利爱国者是针对什么事件发表的言论?他为什么既向法国人表示感激,又对“法国人离开”表示巨大快乐?
材料二 (见图)
(2)材料二中的漫画所反映的美国南北矛盾的焦点是什么?由此引发的美国内战中,林肯领导北方取得了胜利。这对美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3)以上两位历史人物对本国甚至全世界的历史都产生了重大推动作用。你认为他们事业成功的共同因素是什么?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的历史现象和图二、四反映的历史现象间有什么联系?请简要说明。
(2)如你经历了与图2、3、4所示有关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你可以是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中的一员,用你最喜欢的文体(如说明文、记叙文、杂文、诗歌、历史短剧等)表达对这次革命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