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其中,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    )

A.基因突变 B.选择 C.物种分化 D.生殖隔离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不同因素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图,A—B代表酶促反应速率坐标(0~100%),A→C代表温度坐标(0~70℃),C→B代表溶液酸碱度坐标(pH=0.1~14),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各线段含义提示:例如EH线段表示温度为E时,该酶的酶促反应速率为H)

A.GH线段所代表的酶其最适温度在DE范围内
B.FI线段可用来体现胃蛋白酶的作用特点
C.据图可说明影响某酶的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还可能有酶的数量和底物浓度
D.GH、GI线段所代表的某酶的酶促反应速率差异的关键影响因素是温度

酶的抑制剂是那些能与酶结合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分为竞争性和非竞争性两种,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从而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效应;非竞争性抑制剂作用于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从而使酶失去催化活性。对右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曲线a为活性不被抑制的酶,曲线b为竞争性抑制,曲线c为非竞争性抑制
B.曲线a为活性不被抑制的酶,曲线b为非竞争性抑制,曲线c为竞争性抑制
C.曲线a为竞争性抑制,曲线b为活性不被抑制的酶,曲线c为非竞争性抑制
D.曲线a为非竞争性抑制,曲线b为活性不被抑制的酶,曲线c为竞争性抑制

如图为渗透作用实验,漏斗下口用半透膜封住(蔗糖分子不能通过),漏斗内外均为蔗糖溶液,液面已经稳定在图示位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漏斗内外溶液浓度相等
B.此时,单位时间内通过半透膜由内向外和由外向内扩散的水分子数相等
C.若将漏斗中的h段溶液全部抽走,使内外液面相平,一段时间后内外液 面高度差还会恢复到h
D.若将漏斗迅速下移h的距离,使内外液面相平,一段时间后内外液面高度差还会恢复到h

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结果如图1所示。图2表示植物根细胞对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据图不能体现的信息是

A.由图2可知,植物根细胞吸收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B.由图1可知,水稻对SiO32-需求量最大,番茄对SiO32-需求量最小
C.图2中B点,离子吸收速率受载体数量的限制
D.图1水稻培养液里的Ca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说明水稻不吸收Ca2

除下列哪项外其余各项都可以通过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加以鉴定

A.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
B.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的亲水性依次递减
C.植物细胞能进行渗透吸水
D.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伸缩性大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