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3分)小麦的染色体数为42条。下图表示小麦的三个纯种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I、II表示染色体,A为矮杆基因,B为抗矮黄病基因,E为抗条斑病基因,均为显性。乙品系和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1)乙、丙品系在培育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                变异。该现象如在自然条件下发生,可为            提供原材料。
(2)甲和乙杂交所得到的F自交, F自交所得F中有                  种基因型,其中仅表现抗矮黄病的基因型有            种。
(3)甲和丙杂交所得到的F自交,减数分裂中Ⅰ甲与Ⅰ丙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而其它染色体正常配对,可观察到               个四分体;该减数分裂正常完成,可生产          种基因型的配子,配子中最多含有         条染色体。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6分)图1是人体胰岛素基因控制合成胰岛素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过程②的局部放大,请据图回答:

(1)图1过程发生在人体的细胞中。该细胞与人体其他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存在稳定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2)过程②称为,由图2可知,决定苏氨酸的密码子是
(3)已知过程①产生的mRNA链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4%,其模板链对应的区段中胞嘧啶占29%,则模板链中腺嘌呤所占的比例为
(4)过程②中,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的意义是

下图表示植物细胞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部分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过程①属于光合作用的阶段,过程③称为
(2)由图可知,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除此以外光反应还可以为暗反应提供
(3)图中属于有氧呼吸的过程是(填序号),过程②进行的场所是
(4)活细胞一般都能进行的是图中的过程(填序号)。

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图1为该地区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 kJ/(m2·y)],图2表示恢复过程中某种群的种群密度对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请回答:
(1)如图1所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_____,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保留一位小数)。
(2)图1中A表示_____,图中未利用部分的能量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是____。

(3)如图1所示,除生产者外,其他营养级需要补偿能量的输入,原因是植被受损,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减少,输入能量可以减轻植被恢复的压力。那么,通过计算,肉食性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至少为____×103kJ/(m2·y)。
(4)由图2可知,种群密度在____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在_____点时,表示该种群已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
(5)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震毁损的自然保护区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恢复的过程属于___演替。

某野外调查小组在我国东部地区对东部群落进行深入调查,获得下面有关信息资料,请分析回答:
(1)调查获得了树林中物种数与面积的关系图(如图1)。该野外调查小组的研究方法叫做。下图显示,调查该地区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

(2)小组对该地区的树种进行了辨认和挂牌(图2),并着手进行生物多样性研究:树木A与树木B之间的差异属于遗传多样性,主要是由和基因重组引起的。树木A与树木D、E、G之间的差异属于多样性。

(3)调查小组对一块荒地的几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


如果4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是;入侵物种往往会对本土物种环境造成危害,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新环境中缺少天敌或其他限制因素,因此繁殖很快,抢占食物、空间等资源。
(4)上图3是调查小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少的是第 年,第20~30间种群的增长率为 

肝脏在人体健康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请分析回答:
(1)肝脏能分泌胆汁,并储存在胆囊中,当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后,会引起胆囊分泌胆汁。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_。
(2)肝脏的解毒作用有助于维持______,从而保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3)胰岛B细胞产生的激素可促进肝细胞______,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4)肝脏中的枯否氏细胞识别、吞噬病原微生物的免疫调节类属_____。枯否氏细胞能识别病原微生物,表明细胞膜具有____功能,其吞噬活动表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
(5)给某人注射乙肝疫苗,若该疫苗有效,则在其血液中可检测到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