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围绕故宫一带的市中心不是中心商务区,而是行政区,其原因是( )
A.主要受历史因素和城市性质的影响 |
B.该地段的交通通达度差 |
C.该地段地价高 |
D.该地段的地形不适合作商业区 |
如图示意我国中部某粮食生产大省的水系和1月份等温线分布,读图完成问题。该省
A.温带草原广布 | B.地势西高东低 |
C.河流含沙量小 | D.河流结冰期长 |
该省粮食生产的不利条件主要有
A.水旱灾害频发 | B.地形崎岖不平 |
C.光热条件不足 | D.对外交通不便 |
“中粮西运”对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①有利于遏制水土流失
②促进特色农业的发展
③杜绝土地的次生盐碱化
④有利于减缓风沙危害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霜冻是指生长季节里因气温降到0℃或0℃以下而使植物受害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右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多年平均初霜冻日期分布情况,读图完成问题。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的,无霜冻期最短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关于该区域等初霜冻日期线的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说法正确的是
A.东南部等值线呈东西走向;海陆位置 |
B.西南部等值线密集;冬季风 |
C.甲处等值线向西南凸出;地形影响 |
D.乙处等值线向西北凸出;夏季风影响显著 |
如图示意1978-2007年我国东南沿海某省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和城市化水平,读图完成问题。1978~2007年,该省
A.第一产业产值呈下降趋势 | B.第二产业产值呈上升趋势 |
C.第三产业产值基本不变 | D.产业结构变化不大 |
1990年前和1990年后推进该省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动力分别是
A.第二产业第二产业 | B.第三产业第三产业 |
C.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 D.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
如图为我国建国以来人口增长曲线图,假设“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社会劳动者增长率=社会剩余劳动力增长率”,结合下图分析回答问题。下列关于上图中①②③④各阶段,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时期,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
B.②时期,人口生产处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 |
C.③时期,人口生产处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阶段 |
D.④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
依据图中信息,下列年份中,我国社会剩余劳动力的增长率最大的是
A.1958年 | B.l963年 | C.1966年 | D.1982年 |
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跟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或南退而移动。右图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图示位置时
A.华北地区高温多雨 |
B.副热带高压南侧洋面处于台风活动期 |
C.台湾海峡受上升气流影响而多雨 |
D.长江三角洲地区吹东北风 |
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长江流域时
①江淮地区出现梅雨天气②长江流域出现伏旱
③东北平原进入雨季④华北出现春旱
A.①③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