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对图所示区域进行考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在同学们绘制的地形剖面图中,依据图中甲、乙两处连线绘制的是(     )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当地政府计划将图2中a、b、c、d四处居民点集中到一处。地理小组建议居民点集中建在水源最丰富的地方,该地应选在(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6反映了产业转移引起某产品在不同国家进出口的变化,图7是五种工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4~16题。

根据图6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产业转移反映了工业集聚的趋势
B.该产业向科技发达地区转移
C.该产业转移路径是由丙国→乙国→甲国
D.第三阶段丙国是该产品的主要生产国

图7中,目前适宜向我国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工业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⑤ D.①③

关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延缓转出地的产业升级 B.减轻转入地的环境压力
C.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D.增加转出地的就业机会

甜菜性喜温室,在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生长良好,是我国主要的糖料作物之一,图5是我国某地区甜菜制糖厂废水的末端处理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

据材料推测,该厂最可能位于()

A.珠江三角洲 B.东北平原 C.青藏高原 D.云贵高原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图示流程()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
C.提高了糖的产量和质量
D.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和提高

表1为南京市1990年以来部分年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数据,读表回答10~11题。

年份
常住人口
数(万人)
各年龄组人口比例(%)
总抚养比(%)
0—14
15—49岁
60岁以上
合计
0—14岁
60岁以上
1990
516.81
20.77
69.19
10.04
44.53
30.02
14.51
1995
564.29
19.08
68.89
12.03
45.16
27.7
17.46
2000
612.62
15.43
72.38
12.19
38.16
21.32
16.84
2005
689.8
11.81
75.11
13.08
33.14
15.72
17.42
2006
719.06
12.69
72.39
14.92
38.15
17.53
20.62
2007
741.3
11.58
74.04
14.38
35.06
15.63
19.43

注:抚养比是指非劳动适龄人口数之比。
资料来源:南京市人口普查资料和人口抽样调查数据。
南京市自1990年至2007年()

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迅速
B.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升高
C.人口出生率上升,人口老龄化得到缓解
D.人口增长较快,有较多人口迁入

下列关于南京市人口抚养比的说法,正确的是()

A.0—14岁的人口抚养比持续下降
B.60岁以上的人口抚养比持续上升
C.2007年0—14岁的人口抚养比低于60岁以上的
D.人口抚养比与人口的性别构成有密切的关系

读云南省简图及甲地地貌观图(图4),回答8~9题。

若甲地频繁出现强降雨天气,容易引发的地质灾害是()

A.洪涝 B.滑坡 C.地震 D.酸雨

乙地最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A.旅游业 B.钢铁工业 C.纺织工业 D.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图3表示某种自然地理事象的循环过程,读图回答6~7题。

若甲为陆地,乙为海洋,则该循环过程为()

A.海陆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沿海地区白天的热力环流 D.东亚冬季的季风环流

若此图表示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甲为岩浆,乙为变质岩,则()

A.丁代表岩浆岩 B.丙代表沉积岩
C.①代表外力作用 D.③代表变质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