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请参照元素①一⑨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三周期中元素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
(2)②③⑦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用电子式表示⑨的氢化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可以判断⑤和⑥金属性强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单质的熔点⑤比⑥低                 B.化合价⑤比⑥低
C.单质与水反应⑤比⑥剧烈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⑤比⑥强
(5)含有上述元素的物质间存在以下转化:

A.M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B.N生成⑥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X、Y、Z、R、Q、W、J是7种元素的代号。回答下列问题时,涉及元素书写的请用相应的元素符号。

(1)J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基态Q2+中未成对电子数为;R和Y的简单离子与Na+三种离子的半径大小顺序为
(2)X、Y、Z三种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排序是;X与Y的第一电离能:XY(填“<”“>”或“=”),其理由是
(3)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Q3+的方法是
(4)已知WX3是一种引爆剂,受撞击时分解为两种单质,则其化学方程式为

(5)化学家直到1971年利用XeZ2(Xe为氙)和含JY3的溶液反应才制得JY-4。反应中除生成JY-4外,还得到了Xe和一种弱酸。写出该离子反应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常温下将一块钠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甲、乙两位同学把固体分成两份,各取一份同时进行实验,欲探究其组成和含量。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同学:将一份放入烧瓶中,加入稀硫酸后,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据分析推理可能有二氧化碳和氢气,然后进行气体成份的验证实验。
1)为验证气体产物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和氢气,需从下图中选择必要的仪器和药品,设计一套装置验证气体成份。装置的连接顺序为:d→→→→
→→。(填下列装置的接口字母)

(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判断原固体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
(填化学式)。
乙同学将另一份进行以下实验。

(3)用浓盐酸配制500mL 3.00mol·L-1的稀盐酸时,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除了量筒、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以外,还有。
(4)在操作II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操作IV中用盐酸标准液滴定滤液时,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6)若操作IV中,消耗3.00mol·L-1的盐酸标准液50.00 mL,通过计算判断,5.00g固体中是否含有NaOH________(填有或无),质量是________g
(若你认为无NaOH,则此空不用答)。

硫酸工业中废渣称为硫酸渣,其成分为SiO2、Fe2O3、Al2O3、MgO。某探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以下方案,进行硫酸渣中金属元素的提取实验。

已知溶液pH=3.7时,Fe3+已经沉淀完全;一水合氨电离常数Kb=1.8×10-5,其饱和溶液中c(OH-)约为1×10-3mol·L-1。请回答:
(1)写出A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上述流程中两次使用试剂①,推测试剂①应该是(填以下字母编号)

A.氢氧化钠 B.氧化铝 C.氨水 D.水

(3)溶液D到固体E过程中需要控制溶液pH=13,如果pH过小,可能导致的后果是;(任写一点)
(4)H中溶质的化学式:;
(5)计算溶液F中c(Mg2+)=( 25℃时,氢氧化镁的Ksp=5.6×10-12)

室温下,水溶液体系中的化学反应I— + OCl— = OI— + Cl—的反应物初始浓度、溶液中的OH—初始浓度及初始速率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实验
编号
I—的初始浓度
(mol·L-1)
OCl—的初始浓度
(mol·L-1)
OH—的初始浓度
(mol·L-1)
初始速率v
(mol·L-1· s-1)
1
2 × 10–3
1.5 × 10–3
1.00
1.8 × 10–4
2
a
1.5 × 10–3
1.00
3.6 × 10–4
3
2 × 10–3
3 × 10–3
2.00
1.8 × 10–4
4
4 × 10–3
3 × 10–3
1.00
7.2 × 10–4

知表中初始反应速率与有关离子浓度关系可以表示为v=" k" [I—]1 [OCl—]b [OH—]c(温度一定时,k为常数)。
(1)为开展实验1,某同学取5mL0.02mol·L-1碘化钾溶液、5mL0.015 mol·L-1次氯酸钠溶液、40mL某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反应。则该氢氧化钠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
(2)实验2中,a="" ;
(3)设计实验2和实验4的目的是;
(4)计算b、c值:b="" ;c= ;
(5)若实验编号4的其它浓度不变,仅将溶液的酸碱值变更为pH = 13,反应的初始速率v="" 。

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常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
Z
M
Q
R
T
X
原子半径/nm
0.077
0.130
0.111
0.099
0.073
0.102
常见化合价
+4 ,-4
+2
+4 ,-4
-1,+7
-2
+6,-2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如需填化学用语的,请用各元素的元素符号表示)
(1) X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
(2) R的气态氢化物比X的气态氢化物(填稳定或不稳定)。
(3)写出M的单质与ZT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Q的最高价氧化物在现代通信的重要用途是。
(5)己知XO2在500℃,1大气压下被氧气氧化,每生成1 mol气态XO3,放出98.3 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6)工业上用Z的单质与水蒸汽反应制水煤气,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