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
光具座上放置的光学元件依次为光源、透镜、 M 、 N 、 P 、遮光筒、毛玻璃、放大镜。如图所示。
(1)M、N、P三个光学元件依次为 ;
A.滤光片 、单缝、双缝 B.单缝 、滤光片、双缝
C.单缝 、双缝、滤光片 D.滤光片 、双缝、单缝
(2)对于某种单色光,为增加相邻亮纹(暗纹)间的距离,可采取的方法有 。
A.减小双缝间距离 B.增大双缝间距离
C.减小双缝到屏的距离 D.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
(3)如果测得双缝与屏的距离为L,双缝间距为d,相邻两条亮纹中心间的距离为△x,写出计算波长λ的表达式为________。
高2017级10班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从实验室中找到一只小灯泡,其标称功率值为0.75W,额定电压值已模糊不清.他们想测定其额定电压值,于是先用欧姆表直接测出该灯泡的电阻约为2Ω,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该灯泡的额定电压U==
V=1.22V.他们怀疑所得电压值不准确,于是,再利用下面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电路,测量通过灯泡的电流和它两端的电压并根据测量数据来绘灯泡的U﹣I图线,进而分析灯泡的额定电压.
A.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3kΩ) |
B.电流表A1(量程150mA,内阻约2Ω) |
C.电流表A2(量程500mA,内阻约0.6Ω) |
D.滑动变阻器R1(0~20Ω) |
E.滑动变阻器R2(0~100Ω)
F.电源E(电动势4.0V,内阻不计)
G.开关S和导线若干
H.待测灯泡L(额定功率0.75W,额定电压未知)
(1)在如图1所给的虚线框中画出他们进行实验的电路原理图,指出上述器材中,电流表选择 (填“A1”或“A2”);滑动变阻器选择 (填“R1”或“R2”).
(2)在实验过程中,该同学将灯泡两端的电压由零缓慢地增加,当电压达到1.23V时,发现灯泡亮度很暗,当达到2.70V时,发现灯泡已过亮,便立即断开开关,并将所测数据记录在下边表格中.
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U/V |
0.20 |
0.60 |
1.00 |
1.40 |
1.80 |
2.20 |
2.70 |
I/mA |
80 |
155 |
195 |
227 |
255 |
279 |
310 |
请你根据实验数据在图2中作出灯泡的U﹣I图线.
(3)由图象得出该灯泡的额定电压应为 V;这一结果大于1.23V,其原因是 .
某金属导线长度为L,粗细均匀,为测定这种金属材料的电阻率,吴老师带领物理研究性小组做如下测量.
(1)用多用表测量该元件的电阻,选用“×100”倍率的电阻挡测量,发现多用表指针偏转过大,因此需选择 倍率的电阻挡(填:“×10”或“×1k”),并欧姆调零后再进行测量,多用表的示数如图1所示,测量结果R为 Ω.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2所示,则直径d是 mm.
(3)这种金属材料的电阻率ρ= .(用题中字母L、R、d表示答案)
①用电压表、电流表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采用的是下列 电路图.
②某同学将和测得的数值逐一描绘在坐标纸上,再根据这些点分别画出了图线a与b,如图2所示,你认为比较合理的是图线 (填“a”或“b”).
③根据该图线得到电源电动势的大小是 V;内阻是 Ω(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某同学为研究这一现象,用实验得到如下数据(I和U分别表示小灯泡上的电流和电压):
I/(A) |
0.12 |
0.21 |
0.29 |
0.34 |
0.38 |
0.42 |
0.45 |
0.47 |
0.49 |
0.50 |
U(V) |
0.20 |
0.40 |
0.60 |
0.80 |
1.00 |
1.20 |
1.40 |
1.60 |
1.80 |
2.00 |
(1)在图1中画出实验电路图.可用的器材有:电压表、电流表、滑线变阻器(变化范围0~10Ω)、电源、小灯泡、电键、导线若干.
(2)在图2中画出小灯泡的U﹣I曲线.
(3)若将该小灯泡接在电动势是1.5V,内阻是2.0Ω的电池两端,根据图象(要体现在图上)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 W.(保留2位有效数字)
用多用表测量该元件的电阻,选用“×100”倍率的电阻挡测量,发现多用表指针偏转过大,因此需选择 倍率的电阻挡(填“×10”或“×1k”),并 再进行测量,多用表的示数如图所示,测量结果为 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