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大小相同的摆球a和b的质量分别为m和3m,摆长相同,并排悬挂,平衡时两球刚好接触.现摆球a向左拉开一小角度后释放.若两球的碰撞是弹性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第一次碰撞后的瞬间,两球的速度大小相等 |
B.第一次碰撞后的瞬间,两球的动量大小相等 |
C.第一次碰撞后,两球的最大摆角不相同 |
D.发生第二次碰撞时,两球在各自的平衡位置 |
关于万有引力和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不能看做质点的两物体间不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
B.只有能看做质点的两物体间的引力才能用F=![]() |
C.由F=![]() |
D.万有引力常量的大小首先是由牛顿测出来的,且等于6.67×10-11N·m2/kg2 |
由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知,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R的三次方与周期T的平方的比值为常量,设=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式![]() |
B.围绕同一星球运行的行星或卫星,k值不相等 |
C.k值与被环绕星球的质量和行星或卫星的质量都有关系 |
D.k值仅由被环绕星球的质量决定 |
关于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一定指向圆心 |
B.做圆周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总不变、方向时刻改变 |
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都相等 |
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角速度、周期、转速都不变 |
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可能不变 |
B.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可能不变 |
C.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
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为零 |
如图所示,S1、S2为两个振动情况完全一样的波源,两列波的波长都为λ,它们在介质中产生干涉现象,S1、S2在空间共形成6个振动减弱的区域(图中虚线处),P是振动减弱区域中的一点,从图中可看出 ( )
A.P点到两波源的距离差等于1.5λ |
B.两波源之间的距离一定在2.5个波长到3.5个波长之间 |
C.P点此时刻振动最弱,过半个周期后,振动变为最强 |
D.当一列波的波峰传到P点时,另一列波的波谷也一定传到P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