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是 。亚洲、非洲的分界线是_____。
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的利用状况,我们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_______、_______和建设用地等。我国为了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______________,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水等都是________,并且这些自然界中的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____________。
读地球上的五带图和我国某地月平均气温,分析回答: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C |
-20.1 |
-15.8 |
-6.0 |
5.8 |
13.9 |
19.7 |
23.3 |
21.6 |
14.3 |
5.6 |
-6.7 |
-16.8 |
(1)写出字母所代表的热量带:A, B,E。
(2)温度带A和B的分界线是,D和E的分界线是。
(3)一年当中,有极昼极夜现象出现的是_________,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_________。
(4)读我国年平均气温图,最高月平均气温______,气温年较差是___°C;判断该地为______ (热量带名称或字母)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我国四大牧区ABCD。
(2)我国三大产棉基地是: 新疆南部、流域和流域。
(3)秦岭----淮河是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两侧由于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的不同导致农业生产差异性大,从耕地类型上说北方主要以 __为主、南方主要以为主;粮食作物北方主要以为主,南方主要以为主。
读“长江、黄河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A图是我国______流域图,B图是我国______流域图。
(2)填写地理事物的名称:长江和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分别是______和_______。
(3)图中是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它是__________水利枢纽工程。
(4)字母C为黄土高原地形区,该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5)长江、黄河上游共同发源于___________(省级行政单位)。
(6)长江、黄河都是自西向东流人海洋,长江最后注入_____海,黄河最后注_____海,由此可见我国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