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 。
读“六大板块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全球分成大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板块,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或活跃),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处,地壳比较(稳定或活跃)。
(2)喜马拉雅山脉的珠穆朗玛峰不断升高,是因为该山脉位于板块和板块(碰撞挤压或拉伸张裂)的地带。
(3)红海海域因板块(碰撞挤压或拉伸张裂)的地带,故其面积逐年(增大或减小)。
(4)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因为其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属于两大火山地震带中的火山地震带。
读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七大洲的名称:
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E洲。赤道穿过B洲和D洲的大陆部分。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A和C洲。岛屿最多的是F洲。纬度位置最高、最寒冷的是G洲。
(2)写出图中四大洋的名称:
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①洋。形状像S形的是②洋。③是洋。纬度位置最高、最寒冷的是④洋。
(3)写出大洲与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图中甲是运河,它是A洲和B洲的分界线。乙是运河,它是E洲和D洲的分界线。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点的经纬度是(,),D点的经纬度是(,)。
(2)A、B、C、D四点所在纬线圈最长的是点所在纬线圈。
(3)分别从A、B两点沿各自经线一直向北走,他们能否在北极会合?(“能”或“不能”)
(4)“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现象,可能发生在图中点所在的纬线上。
(提示:八万里=四万千米)
(5)从南北半球来看,A点位于半球。从东西半球来看,D点位于半球。从高中低纬度区来看,B点位于纬度区。
(6)A点位于B点的方向,C点位于B点的方向。
读A、B两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两地都位于(南、北)半球。
(2)A、B两地位于温带的是地,理由是该地最冷月平均气温(大于、小于)0℃。
(3)A、B两地年平均气温高的是地。气温年较差大的是地,其气温年较差约为℃。
(4)A、B两地降水季节分配不同,A地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B地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
(5)A地为气候(填气候类型名称),其气候特征为:夏季,冬季,这种气候下典型的植被景观是。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年平均气温水平分布的规律是:从向,气温逐渐。
(2)从各大洲来看,年平均气温最高的是洲,最低的是洲。
(3)观察南北半球的等温线,可见等温线比较平直的是(南、北)半球。
(4)观察图中青藏高原附近的等温线,发现那里的气温(高、低)于陆地同纬度其他地区,有此可知同纬度的陆地,海拔越高,气温越(高、低)。
(5)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读下图,已知A、B两点纬度相同,A点在陆地上,B点在海洋上,由图可见A点气温比B点(高、低),说明此时为(夏、冬)季。图中所画区域在(南、北)半球,判断依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