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的比较图”及“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回答下列问题。
(每空2分,共10分)
(1)图一反映了我国水土资源的分布特点是南方 __,北方 _,这种匹配对农业生产来说____(合理或不合理).
(2)为了解决地区间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应采取的措施是 。
(3)我国华北地区缺水日益严重,为缓解该地区缺水的现状,可行的方法有( )
①推进西部大开发,将华北大量的人口和耗水工业迁入西部; ②将长江水引到华北
③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 ④加大废水处理力度,减少水污染; ⑤加大地下水的开采力度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⑤ | D.③④⑤ |
下面是福建省某市的气温和降水量表,请仔细阅读,回答下列问题(绘图题气温曲线2分,降水量柱状2分,填空每空1分)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10.5 |
10.7 |
13.4 |
18 |
22 |
26 |
29 |
28 |
26 |
22 |
18 |
13 |
降水量(mm) |
50 |
76 |
120 |
150 |
208 |
230 |
182 |
161 |
183 |
42 |
33 |
32 |
(1)(参考样图)在下图中继续完成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分配柱状图。
(2)一年当中,该市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月,最低气温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0℃,年温差是_________℃。
(3)该市冬季的降水是多是少?____________。
(4)描述该市的气候特点:冬季____________夏季____________
(5)该市的气候类型应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按照下列程序和要求完成活动内容。(每空1分,共6分)
活动材料:百叶箱1个、温度计1支、数据记录等工具1套。
(1)实践过程:
①按照测定气温要求,将_____(仪器)放到百叶箱内(该仪器离地面1.5米);
②气温观测时间:北京时间2时、______时、14时、20时;
③记录观测结果(如图为某日的气温观测记录)。
根据上图可知,当天最高气温为_________℃;日平均气温为4次观测结果的平均值,则当天的平均气温为________℃。
(2)归纳分析:一天当中,我国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________时左右,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
(3)延伸拓展:一年当中,我国陆地月平均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7月,月平均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______月。
读“世界地图”,回答问题:(每空1分,共11分)
(1)A地属______洲,主要为______人种,信仰_____(宗教)。
(2)B地属______人种,通用________语。AB两地是人口________区(稀疏、稠密)。
(3)C地主要是____________人种,C地按经济发展水平大部分属____________(发达,发展中)国家。
(4)图中N是___________(填运河名称),它是北美洲与F___________(填洲名)的分界线,沟通了大西洋与M____________(填大洋名称)。
我国南方某校学生开展地理野外实践活动,同学们沿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中虚线所示线路进行考察。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8分)
(1)同学们出发前,量得周村、赵庄两村落之间的图上距离是1.8厘米,则它们的实地距离是______千米。赵庄位于周村的__________方向。
(2)同学们首先对赵庄、周村两村落进行考察,发现两村落选址的共同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并发现两村落古民居的房顶坡度较大,这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____________。(气温高,降水多,降水少)
(3)从A到B经过的地形部位名称是____________(鞍部、山谷、山脊),当先行的第一小组到达B地时,后行的第二小组还在A地,此时两小组所在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___米。若仅考虑海拔高低对气温影响,则AB两地温差应为____________℃。
(4)图中山顶海拔最高不超过____________米。
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8分)
(1)写出图中A地的经纬度:A经度_______,纬度_______。
(2)ABC三地中,位于南半球的是______地,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地,位于本初子午线上的是_______地,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_______地。
(3)从低、中、高纬度地区看,C地在______纬度地区。
(4)从地球上的五带来看,A地属于________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