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事件反映这一主题的是( )
①郑和下西洋
②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
③鉴真和尚东渡日本
④清朝设驻藏大臣,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A.①④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赞颂的是
A.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 B.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
C.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 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953-1956年我国农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运动 | B.人民公社化运动 | C.“大跃进”运动 | D.农业合作化运动 |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是因为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 B.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
C.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 D.北京学生举行抗议活动 |
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是
A.中华民国成立 | B.抗日战争胜利 |
C.五四爱国运动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来访的同志说:“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来”最准确的理解是:
A.发动了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起义 |
B.完成了红军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 |
C.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
D.揭开了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