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介绍下边这幅古意盎然的书法艺术,内容以词的形式,描述作者的心情,并要同学讨论其可能的时代。其中说法较为正确的是
| A.这是甲骨文,但商代以后不用,这有可能是商代的作品 |
| B.这是汉代的隶书,商代也没有纸张,这有可能是汉代的作品 |
| C.这是甲骨文,但宋代对甲骨文并没有认识,这有可能是民国初年的作品 |
| D.这是汉代的隶书,但汉代没有发展出词的文学形式,这有可能是宋代的作品 |
梁启超在《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说:中国周代与古代希腊的国体相似。这种观点的依据是( )
| A.贵族政治、列国分立 |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
| C.小国寡民、等级森严 | D.分封诸侯、城邦国家 |
2014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推出了“家风是什么”的专题采访,受访者的回答中“孝顺父母,维护家族名誉”最为常见,这是受下列哪种制度的影响( )
| A.分封制 | B.宗法制 |
| C.郡县制 | D.科举制 |
20世纪后期,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概念转化为行动的国际文件是()
| A.《联合国宪章》 | B.《阿拉木图宣言》 |
| C.《里约热内卢宣言》 | D.《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
陈东升在《大国崛起的中国模式》中说:1979年以来,中国的发展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下列属于他所说的“天时”的是()
①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②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③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扩展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④ | D.①③ |
彼得·李伯庚在《欧洲文化史》中说“莫扎特(1756 - 1791)的乐曲听众往往只是挤满在一个客厅,而贝多芬(1770-1827)的交响乐则是为音乐厅的上千听众而创作的”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资本主义制度在各国的确立 |
| B.文艺复兴思潮的影响 |
| C.普通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
| D.民主平等思想在欧洲的广泛传播 |